“十年忧患不须论”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十年忧患不须论”出自哪首诗?

答案:十年忧患不须论”出自: 宋代 李光 《重过横河宿莫氏南轩》,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shí nián yōu huàn bù xū lùn ,诗句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问题2:“十年忧患不须论”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十年忧患不须论”的上一句是: 相对小窗宾客散 , 诗句拼音为: xiāng duì xiǎo chuāng bīn kè sàn ,诗句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问题3:“十年忧患不须论”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 没有下一句,“十年忧患不须论”已经是最后一句了。

“十年忧患不须论”全诗

重过横河宿莫氏南轩 (chóng guò héng hé sù mò shì nán xuān)

朝代:宋    作者: 李光

扁舟重过海边村,野竹侵堦柳映门。
相对小窗宾客散,十年忧患不须论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piān zhōu chóng guò hǎi biān cūn , yě zhú qīn jiē liǔ yìng mén 。
xiāng duì xiǎo chuāng bīn kè sàn , shí nián yōu huàn bù xū lùn 。

“十年忧患不须论”繁体原文

重過横河宿莫氏南軒

扁舟重過海邊村,野竹侵堦柳映門。
相對小窗賓客散,十年憂患不須論。

“十年忧患不须论”韵律对照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扁舟重过海边村,野竹侵堦柳映门。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相对小窗宾客散,十年忧患不须论。

“十年忧患不须论”全诗注音

piān zhōu chóng guò hǎi biān cūn , yě zhú qīn jiē liǔ yìng mén 。

扁舟重过海边村,野竹侵堦柳映门。

xiāng duì xiǎo chuāng bīn kè sàn , shí nián yōu huàn bù xū lùn 。

相对小窗宾客散,十年忧患不须论。

“十年忧患不须论”全诗翻译

译文:
我乘坐小船再次穿过海边的村庄,野生的竹子侵入院墙,柳树倒映在门前。
面对着小窗户,宾客已散去,十年的忧虑和苦恼都不需要再讨论。
总结:全文:作者乘船重访海边村庄,村庄景色宜人,但却感觉十分忧虑,经历了许多磨难和困扰。此刻回望往事,觉得这些忧虑已不值一提,心境豁然开朗。

“十年忧患不须论”总结赏析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闲适、宁静的田园景色。诗人以扁舟重过海边村为开篇,勾勒出一幅水乡田园的美丽画面。在村庄周围,野竹茂盛,柳树垂丝,构成了宁静而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接着,诗人写到自己与友人相对于小窗,享受着这宁静景色。宾客离去,留下两人独处,散发出一种淡泊名利、恬淡安逸的生活态度。最后两句“十年忧患不须论”,表达了诗人心境的安然与舒适,似乎告诉读者,忧虑和烦扰都已成为过往,现在只需享受眼前的宁静与美好。

“十年忧患不须论”诗句作者李光介绍:

李光(一○七八~一一五九),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舆地纪胜》卷二四、一二五)越州上虞(今浙江虞东南)人。徽宗崇宁五年(一一○六)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入爲符宝郎,以言事贬监汀州酒税。钦宗即位,擢右司谏,迁侍御史。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擢秘书少监。三年,知宣州。改知临安府。绍兴元年(一一三一),除知婺州,甫至郡,擢吏部侍郎。二年,授淮西招抚使,改江东安抚大使、知建康府兼寿春府,落职提举台州崇道观(《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一、五二、五八)。寻知湖州,历知平江府、台州、温州。七年,爲江南西路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洪州(同上书卷一一七)。八年,拜参知政事。九年,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同上书卷一二四、一三三)。十一年,贬藤州安置;十四年,移琼州;二十年,移昌化军;二十五年秦桧死,内迁郴州;二十八年,复左朝奉大夫,任便居住(同上书卷一五二、一六一、一七○、一八○)。二十九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同上书卷一八二)。孝宗即位,赐谥庄简。有前後集三十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五八存《椒亭小集》一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有《庄简集》十八卷。《宋史》卷三六三有传。 李光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庄简集》爲底本,参校清乾隆翰林院抄本(简称院本,藏北京图书馆)、《椒亭小集》简称小集》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八卷。更多...

“十年忧患不须论”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