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今同末伏辰”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七夕今同末伏辰”出自哪首诗?

答案:七夕今同末伏辰”出自: 宋代 韩琦 《七夕同末伏会众春园》,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qī xī jīn tóng mò fú chén ,诗句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问题2:“七夕今同末伏辰”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 没有上一句,“七夕今同末伏辰”已经是第一句了。

问题3:“七夕今同末伏辰”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七夕今同末伏辰”的下一句是: 方塘陶暑集珍羣 , 诗句拼音为: fāng táng táo shǔ jí zhēn qún ,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七夕今同末伏辰”全诗

七夕同末伏会众春园 (qī xī tóng mò fú huì zhòng chūn yuán)

朝代:宋    作者: 韩琦

七夕今同末伏辰,方塘陶暑集珍羣。
娇鸎万啭风前曲,秀岭千层水上云。
幽鹭倚蒲真入画,香荷擎酒不须熏。
天孙莫衒机头巧,倒载归来岂羡君。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qī xī jīn tóng mò fú chén , fāng táng táo shǔ jí zhēn qún 。
jiāo yīng wàn zhuàn fēng qián qū , xiù lǐng qiān céng shuǐ shàng yún 。
yōu lù yǐ pú zhēn rù huà , xiāng hé qíng jiǔ bù xū xūn 。
tiān sūn mò xuàn jī tóu qiǎo , dǎo zǎi guī lái qǐ xiàn jūn 。

“七夕今同末伏辰”繁体原文

七夕同末伏會眾春園

七夕今同末伏辰,方塘陶暑集珍羣。
嬌鸎萬囀風前曲,秀嶺千層水上雲。
幽鷺倚蒲真入畫,香荷擎酒不須熏。
天孫莫衒機頭巧,倒載歸來豈羨君。

“七夕今同末伏辰”韵律对照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七夕今同末伏辰,方塘陶暑集珍羣。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娇鸎万啭风前曲,秀岭千层水上云。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幽鹭倚蒲真入画,香荷擎酒不须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天孙莫衒机头巧,倒载归来岂羡君。

“七夕今同末伏辰”全诗注音

qī xī jīn tóng mò fú chén , fāng táng táo shǔ jí zhēn qún 。

七夕今同末伏辰,方塘陶暑集珍羣。

jiāo yīng wàn zhuàn fēng qián qū , xiù lǐng qiān céng shuǐ shàng yún 。

娇鸎万啭风前曲,秀岭千层水上云。

yōu lù yǐ pú zhēn rù huà , xiāng hé qíng jiǔ bù xū xūn 。

幽鹭倚蒲真入画,香荷擎酒不须熏。

tiān sūn mò xuàn jī tóu qiǎo , dǎo zǎi guī lái qǐ xiàn jūn 。

天孙莫衒机头巧,倒载归来岂羡君。

“七夕今同末伏辰”全诗翻译

译文:
七夕如今与末伏辰同日,方塘里陶醉的夏日聚集着美丽的众生。娇艳的黄鹂在风前歌唱,美丽的岭上有千层水云。幽静的白鹭依偎在芦苇边,宛如真正走进了画中;芬芳的荷花端着酒杯,无需熏香即可使人陶醉。天孙的巧思并不想炫耀,只是倒载着回来,岂能羡慕君王。

全诗通过描绘七夕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妙和生物的繁荣。黄鹂鸣啭,水云缭绕,白鹭栖息,荷花芬芳,都是七夕时节的美好景象。诗人对天孙的赞美,强调了其谦逊与智慧,将其与君王相对照。整首诗以清新的意境表达了节日喜庆的氛围和人文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七夕今同末伏辰”总结赏析

赏析:这首诗是韩琦创作的七言绝句,以七夕节为背景,表现了美好的自然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愉悦之情。以下是对诗的赏析:
在这个七夕节,正值末伏时节,大自然的美丽与生气达到巅峰。诗人描述了一个美丽的园林景致,方塘中水草丰茂,陶渍的暑气融入了珍贵的汇集,使得这个地方成为了自然的宝库。
诗中娇鸟在风前鸣唱,歌声如潺潺的小溪,回荡在诗人的耳畔。秀岭如千层叠叠的云彩,倒映在水面上,给人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这些自然景色都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诗中还有幽鹭倚蒲的画面,这些景象仿佛出现在一幅画卷中,表现了诗人的审美情感。香荷擎酒,不需要额外的香熏,自然的香气已经足够愉悦诗人的心灵。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谦虚,他说“天孙莫衒机头巧,倒载归来岂羡君”,意思是不要夸耀自己的才华,也不必嫉妒他人的成就,因为大自然本身就是最伟大的艺术家,而诗人只是在其之间感受和表达美的工具。

“七夕今同末伏辰”诗句作者韩琦介绍:

韩琦(一○○八~一○七五),字稚圭,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仁宗天圣五年(一○二七)进士。初授将作监丞、通判淄州,不久入直集贤院、监左藏库,历开封府推官、三司度支判官、右司谏。宝元初西夏事起,爲陕西安抚使,久在兵间,功绩卓着,与范仲淹并称“韩范”。庆历三年(一○四三)爲枢密副使,与范仲淹、杜衍共主持新政,庆历五年新政失败,出知扬州,徙郓州、成德军、定州、并州。嘉佑元年(一○五六)爲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即位,仍爲相,封魏国公。神宗立,琦坚辞相位,出判相州,建昼锦堂。不久再次经略陕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复请归相州。河北地震、黄河决口,徙判大名府,充安抚使。後因反对青苗法,与王安石不合,熙宁六年还判相州。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有《安阳集》五十卷。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四八宋李清臣《韩忠献公琦行状》,《宋史》卷三一二有传。 韩琦诗二十一卷,以明正德九年安阳张士隆河东行台刻《安阳集》爲底本,校以明安成尹仁校本(简称明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又从《吴礼部诗话》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附於卷末。更多...

“七夕今同末伏辰”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