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不见家贫”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眼不见家贫”出自哪首诗?

答案:眼不见家贫”出自: 宋代 陈普 《挽平山菊涧 其六》,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yǎn bù jiàn jiā pín ,诗句平仄: 仄仄仄平平

问题2:“眼不见家贫”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眼不见家贫”的上一句是: 心惟忧道屈 , 诗句拼音为: xīn wéi yōu dào qū ,诗句平仄: 仄仄仄平平

问题3:“眼不见家贫”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眼不见家贫”的下一句是: 清瘦生来骨 , 诗句拼音为: qīng shòu shēng lái gǔ ,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

“眼不见家贫”全诗

挽平山菊涧 其六 (wǎn píng shān jú jiàn qí liù)

朝代:宋    作者: 陈普

诗礼斯文嫡,箪瓢此世人。
心惟忧道屈,眼不见家贫
清瘦生来骨,孤高没後身。
几多黄壤客,难朽得如君。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shī lǐ sī wén dí , dān piáo cǐ shì rén 。
xīn wéi yōu dào qū , yǎn bù jiàn jiā pín 。
qīng shòu shēng lái gǔ , gū gāo méi hòu shēn 。
jǐ duō huáng rǎng kè , nán xiǔ dé rú jūn 。

“眼不见家贫”繁体原文

輓平山菊澗 其六

詩禮斯文嫡,簞瓢此世人。
心惟憂道屈,眼不見家貧。
清瘦生來骨,孤高沒後身。
幾多黄壤客,難朽得如君。

“眼不见家贫”韵律对照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诗礼斯文嫡,箪瓢此世人。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心惟忧道屈,眼不见家贫。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清瘦生来骨,孤高没後身。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几多黄壤客,难朽得如君。

“眼不见家贫”全诗注音

shī lǐ sī wén dí , dān piáo cǐ shì rén 。

诗礼斯文嫡,箪瓢此世人。

xīn wéi yōu dào qū , yǎn bù jiàn jiā pín 。

心惟忧道屈,眼不见家贫。

qīng shòu shēng lái gǔ , gū gāo méi hòu shēn 。

清瘦生来骨,孤高没後身。

jǐ duō huáng rǎng kè , nán xiǔ dé rú jūn 。

几多黄壤客,难朽得如君。

“眼不见家贫”全诗翻译

译文:

诗礼之文是儿女,箪瓢乃常人用具。
心中只忧虽然忠臣志未遂,眼前却看不见家中贫困。
清瘦的身躯与生俱来,表现出孤高之气质,却无后代传承。
有多少黄土地上的游子,难以保留如同君子般的不朽风采。

总结:

诗礼之文虽高尚,但平凡生活用具箪瓢才是世人常用。忠臣志未遂,眼前却难免贫困忧虑。清瘦的体魄显现孤高气质,然而后世难以继承。多少黄土地上的士人,无法像君子一般保持不朽风采。

“眼不见家贫”诗句作者陈普介绍:

陈普(一二四四~一三一五),字尚德,号惧斋,福州宁德(今属福建)人。从会稽韩翼甫。宋亡,元三次辟爲本省教授,不起。隠居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学者称石堂先生。元成宗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应刘纯父聘,主云庄书院,熊禾留讲鳌峰。延佑二年卒,年七十二。有《石堂先生遗集》二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石堂先生传》。 陈普诗,以明嘉靖十六年宁德知县程世鹏刻《石堂先生遗集》爲底本,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五五《石堂集》(简称四库本)。底本明显错字,径改。更多...

“眼不见家贫”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