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味生祸殃”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厚味生祸殃”出自哪首诗?

答案:厚味生祸殃”出自: 宋代 周紫芝 《壬午秋日观桥刈获五首 其三》,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hòu wèi shēng huò yāng ,诗句平仄:

问题2:“厚味生祸殃”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厚味生祸殃”的上一句是: 饭蔬岂不乐 , 诗句拼音为: fàn shū qǐ bù lè ,诗句平仄:

问题3:“厚味生祸殃”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厚味生祸殃”的下一句是: 以此较得失 , 诗句拼音为: yǐ cǐ jiào dé shī ,诗句平仄:仄仄平仄平

“厚味生祸殃”全诗

壬午秋日观桥刈获五首 其三 (rén wǔ qiū rì guān qiáo yì huò wǔ shǒu qí sān)

朝代:宋    作者: 周紫芝

胡马嘶北风,游子思故乡。
富贵人所羡,危机亦难防。
幕上巢岂安,剑头炊易伤。
乃知三亩耕,此策为最良。
寒士但藜藿,肉食余膏粱。
脱粟衆所食,万钱谁得甞。
终然均一饱,果腹俱徜徉。
饭蔬岂不乐,厚味生祸殃
以此较得失,岂复无短长。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
仄平○仄平,仄仄平仄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仄仄仄仄仄,仄仄平仄○。

hú mǎ sī běi fēng , yóu zǐ sī gù xiāng 。
fù guì rén suǒ xiàn , wēi jī yì nán fáng 。
mù shàng cháo qǐ ān , jiàn tóu chuī yì shāng 。
nǎi zhī sān mǔ gēng , cǐ cè wèi zuì liáng 。
hán shì dàn lí huò , ròu shí yú gāo liáng 。
tuō sù zhòng suǒ shí , wàn qián shuí dé cháng 。
zhōng rán jūn yī bǎo , guǒ fù jù cháng yáng 。
fàn shū qǐ bù lè , hòu wèi shēng huò yāng 。
yǐ cǐ jiào dé shī , qǐ fù wú duǎn cháng 。

“厚味生祸殃”繁体原文

壬午秋日觀橋刈穫五首 其三

胡馬嘶北風,遊子思故鄉。
富貴人所羡,危機亦難防。
幕上巢豈安,劍頭炊易傷。
乃知三畝耕,此策爲最良。
寒士但藜藿,肉食餘膏粱。
脱粟衆所食,萬錢誰得甞。
終然均一飽,果腹俱徜徉。
飯蔬豈不樂,厚味生禍殃。
以此較得失,豈復無短長。

“厚味生祸殃”韵律对照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胡马嘶北风,游子思故乡。

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富贵人所羡,危机亦难防。

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
幕上巢岂安,剑头炊易伤。

仄平○仄平,仄仄平仄平。
乃知三亩耕,此策为最良。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寒士但藜藿,肉食余膏粱。

仄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脱粟衆所食,万钱谁得甞。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终然均一饱,果腹俱徜徉。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饭蔬岂不乐,厚味生祸殃。

仄仄仄仄仄,仄仄平仄○。
以此较得失,岂复无短长。

“厚味生祸殃”全诗注音

hú mǎ sī běi fēng , yóu zǐ sī gù xiāng 。

胡马嘶北风,游子思故乡。

fù guì rén suǒ xiàn , wēi jī yì nán fáng 。

富贵人所羡,危机亦难防。

mù shàng cháo qǐ ān , jiàn tóu chuī yì shāng 。

幕上巢岂安,剑头炊易伤。

nǎi zhī sān mǔ gēng , cǐ cè wèi zuì liáng 。

乃知三亩耕,此策为最良。

hán shì dàn lí huò , ròu shí yú gāo liáng 。

寒士但藜藿,肉食余膏粱。

tuō sù zhòng suǒ shí , wàn qián shuí dé cháng 。

脱粟衆所食,万钱谁得甞。

zhōng rán jūn yī bǎo , guǒ fù jù cháng yáng 。

终然均一饱,果腹俱徜徉。

fàn shū qǐ bù lè , hòu wèi shēng huò yāng 。

饭蔬岂不乐,厚味生祸殃。

yǐ cǐ jiào dé shī , qǐ fù wú duǎn cháng 。

以此较得失,岂复无短长。

“厚味生祸殃”全诗翻译

译文:
胡马在北风中嘶鸣,游子思念故乡。富贵是众人所羡慕的,但危机也难以预防。在军营里,巢穴怎能安然无恙,剑尖上的尖锐易伤人。于是我们明白,三亩良田的耕种,是最好的策略。贫苦的士人只需吃些藜藿,享受粗茶淡饭,过剩的肉食只会导致腻害之祸。脱去粟米来供给众人食用,虽然有万贯的财富,但谁能长久享用呢?最终我们大家都能平均地得到饱食,满足地享受生活。素蔬的饭食难道不令人愉快吗?过于厚重的美味反而会带来祸殃。通过这一切的比较,我们还能说没有短长之处吗?
全文总结:这段古文通过描写胡马嘶鸣、游子思故乡、富贵与危机、军营的巢穴与剑尖之伤,以及三亩良田的耕种和不同的饮食习惯等,表达了平衡与中庸的思想。无论是物质享受还是生活方式,都应当避免过于极端,取得适度的平衡。同时,强调了节俭和朴素的生活态度,以及均等地分享财富和资源的重要性。

“厚味生祸殃”总结赏析

赏析:这首诗是周紫芝创作的,描述了壬午秋日观桥刈获的情景,并以五首短诗的形式表达了不同的主题。
第一句“胡马嘶北风,游子思故乡。”通过胡马嘶鸣和游子思念故乡的描写,传达了离乡背井的游子的深情厚意,以及北风呼啸的荒凉感,引发读者对游子命运的共鸣。
第二句“富贵人所羡,危机亦难防。”强调了富贵与危险之间的微妙平衡。富贵虽然是许多人所向往的,但也伴随着风险和挑战,这句话提醒人们要谨慎行事。
第三句“幕上巢岂安,剑头炊易伤。”描写了生活在军营中的困苦和危险,强调了军人的艰辛和牺牲精神。
第四句“乃知三亩耕,此策为最良。”通过对耕种的赞美,反映了农耕生活的幸福和稳定,暗示了简朴生活的价值。
第五句“寒士但藜藿,肉食余膏粱。”再次强调了朴素的生活方式,表达了对节俭的认可。
第六句“脱粟衆所食,万钱谁得甞。”反映了粮食分配的公平,富贵不必贪婪,以及金钱不能解决一切问题。
第七句“终然均一饱,果腹俱徜徉。”强调了平等和满足的重要性,表达了人人平等享受食物的理想。
第八句“饭蔬岂不乐,厚味生祸殃。”警示人们过于奢华和放纵可能导致不幸。
最后一句“以此较得失,岂复无短长。”总结:了这一系列诗句,表达了作者的观点:要衡量得失,不要一味追求富贵,朴素和平等的生活方式也有其价值。

“厚味生祸殃”诗句作者周紫芝介绍:

周紫芝(一○八二~?),字少隐,号竹坡居士、静观老人、蝇馆主人,宣城(今属安徽)人。早年两次赴礼部试,不第。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曾应诏上书(《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以廷对第三释褐(《宋史翼》卷二七)时年六十一(本集卷二《闷题》注“壬戌岁始得官,时年六十一”)。十五年,以右迪功郎爲尚书礼、兵部架阁(本集卷六一《尚书六部架阁》)。十七年爲详定一司敕令所删定官兼权实录院检讨(同上书《实录院种木》)。二十一年,出知兴国军(同上书《妙香寮》)。秩满定居九江,约卒于绍兴末,年近八十。紫芝爲诗推崇梅尧臣、苏轼,强调当先严格律然後及句法,爲苏黄门庭後劲。但因集中多有谄谀秦桧父子之诗,被四库馆臣斥爲“老而无耻,贻玷汗青”。有集七十卷,取黄庭坚“文章直是太仓一稊米耳”语,命爲《太仓稊米集》,又有《竹坡诗话》一卷传世。事见本集卷首宋陈天麟序。 周紫芝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太仓稊米集》文字最爲整饬,故用爲底本。参校清叶德辉跋明抄本(简称明抄、明抄校,藏上海图书馆)、清金氏文珍楼抄本(简称金本,藏上海图书馆)、清徐时栋跋抄本(简称徐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等。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更多...

“厚味生祸殃”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