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之乐兮乐可忘老”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山中之乐兮乐可忘老”出自哪首诗?

答案:山中之乐兮乐可忘老”出自: 宋代 方回 《山中之乐三章送徐明叟胡直内苏德翁归严濑并寄夏自然 其三》, 诗句拼音为: shān zhōng zhī lè xī lè kě wàng lǎo

问题2:“山中之乐兮乐可忘老”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 没有上一句,“山中之乐兮乐可忘老”已经是第一句了。

问题3:“山中之乐兮乐可忘老”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山中之乐兮乐可忘老”的下一句是: 匪盐匪酪兮养梨枣 , 诗句拼音为: fěi yán fěi lào xī yǎng lí zǎo ,诗句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仄

“山中之乐兮乐可忘老”全诗

山中之乐三章送徐明叟胡直内苏德翁归严濑并寄夏自然 其三 (shān zhōng zhī lè sān zhāng sòng xú míng sǒu hú zhí nèi sū dé wēng guī yán lài bìng jì xià zì rán qí sān)

朝代:宋    作者: 方回

山中之乐兮乐可忘老,匪盐匪酪兮养梨枣。
曾高云仍兮动閲数世,手树成栋兮鬓犹未槁。
一屈肘兮代谢,一寤寐兮谏夷歌皓。
耿客星犹在天兮,鄗坛洛庙余烟草。
将相岂不鼎贵兮,曾腰领其未保。
子独有此山中兮,作室已考。
去不我顾兮,我将焉讨。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仄平仄。
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仄平仄○仄仄。
仄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
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
仄仄仄仄平,仄○平仄。

shān zhōng zhī lè xī lè kě wàng lǎo , fěi yán fěi lào xī yǎng lí zǎo 。
céng gāo yún réng xī dòng yuè shù shì , shǒu shù chéng dòng xī bìn yóu wèi gǎo 。
yī qū zhǒu xī dài xiè , yī wù mèi xī jiàn yí gē hào 。
gěng kè xīng yóu zài tiān xī , hào tán luò miào yú yān cǎo 。
jiàng xiàng qǐ bù dǐng guì xī , céng yāo lǐng qí wèi bǎo 。
zǐ dú yǒu cǐ shān zhōng xī , zuò shì yǐ kǎo 。
qù bù wǒ gù xī , wǒ jiāng yān tǎo 。

“山中之乐兮乐可忘老”繁体原文

山中之樂三章送徐明叟胡直內蘇德翁歸嚴瀨併寄夏自然 其三

山中之樂兮樂可忘老,匪鹽匪酪兮養梨棗。
曾高雲仍兮動閲數世,手樹成棟兮鬢猶未槁。
一屈肘兮代謝,一寤寐兮諫夷歌皓。
耿客星猶在天兮,鄗壇洛廟餘烟草。
將相豈不鼎貴兮,曾腰領其未保。
子獨有此山中兮,作室已考。
去不我顧兮,我將焉討。

“山中之乐兮乐可忘老”全诗注音

shān zhōng zhī lè xī lè kě wàng lǎo , fěi yán fěi lào xī yǎng lí zǎo 。

山中之乐兮乐可忘老,匪盐匪酪兮养梨枣。

céng gāo yún réng xī dòng yuè shù shì , shǒu shù chéng dòng xī bìn yóu wèi gǎo 。

曾高云仍兮动閲数世,手树成栋兮鬓犹未槁。

yī qū zhǒu xī dài xiè , yī wù mèi xī jiàn yí gē hào 。

一屈肘兮代谢,一寤寐兮谏夷歌皓。

gěng kè xīng yóu zài tiān xī , hào tán luò miào yú yān cǎo 。

耿客星犹在天兮,鄗坛洛庙余烟草。

jiàng xiàng qǐ bù dǐng guì xī , céng yāo lǐng qí wèi bǎo 。

将相岂不鼎贵兮,曾腰领其未保。

zǐ dú yǒu cǐ shān zhōng xī , zuò shì yǐ kǎo 。

子独有此山中兮,作室已考。

qù bù wǒ gù xī , wǒ jiāng yān tǎo 。

去不我顾兮,我将焉讨。

“山中之乐兮乐可忘老”全诗翻译

译文:

山中的欢乐啊,快乐可以使人忘却衰老。不需要盐,不需要酪,却养育着梨和枣。曾经高高的云彩依然在飘荡,经历了几世的变迁;手植树木成为房屋的梁柱,但鬓发仍然未枯槁。
一次屈肘的动作,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一次醒来的寤寐,仿佛在谏言歌唱着过往的荣辱。耿耿如星的客星依然挂在天空中,鄗坛洛庙的烟草余香依稀存在。
将军大人难道不是受尊崇的君主吗,曾经腰间佩戴过权杖,却未能保住那权力。你,独自在这山中,已经建起了自己的住所。你离去时不曾回顾,那我将去何处寻求解脱呢?

总结:

诗人描绘了山中的宁静欢乐,表达了快乐能抚平时光流转带来的痕迹。他通过自然的养梨枣、树木成栋等比喻,抒发了生命的延续与不息。诗中提到了人生的起伏,以及在历史长河中的微不足道,但依然怀揣着坚持的信念。最后,诗人表达了一种思考和追求,寄托了对未来的期待。

“山中之乐兮乐可忘老”诗句作者方回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後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历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佑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後仍旧任。前後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後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更多...

“山中之乐兮乐可忘老”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