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等虚空法”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示等虚空法”出自哪首诗?

答案:示等虚空法”出自: 宋代 释守卓 《偈二十四首 其一四》,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shì děng xū kōng fǎ ,诗句平仄: 仄仄平○仄

问题2:“示等虚空法”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示等虚空法”的上一句是: 个中有买卖 , 诗句拼音为: gè zhōng yǒu mǎi mài ,诗句平仄: 仄仄平○仄

问题3:“示等虚空法”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示等虚空法”的下一句是: 处处皆周匝 , 诗句拼音为: chù chù jiē zhōu zā ,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示等虚空法”全诗

偈二十四首 其一四 (jì èr shí sì shǒu qí yī sì)

朝代:宋    作者: 释守卓

心同虚空界,个中有买卖。
示等虚空法,处处皆周匝。
证得虚空时,全收复是谁。
无是无非法,一离还一合。
不因霜雪苦,那辨岁寒心。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
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xīn tóng xū kōng jiè , gè zhōng yǒu mǎi mài 。
shì děng xū kōng fǎ , chù chù jiē zhōu zā 。
zhèng dé xū kōng shí , quán shōu fù shì shuí 。
wú shì wú fēi fǎ , yī lí huán yī hé 。
bù yīn shuāng xuě kǔ , nà biàn suì hán xīn 。

“示等虚空法”繁体原文

偈二十四首 其一四

心同虛空界,箇中有買賣。
示等虛空法,處處皆周匝。
證得虛空時,全收復是誰。
無是無非法,一離還一合。
不因霜雪苦,那辨歲寒心。

“示等虚空法”韵律对照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
心同虚空界,个中有买卖。

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
示等虚空法,处处皆周匝。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证得虚空时,全收复是谁。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
无是无非法,一离还一合。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不因霜雪苦,那辨岁寒心。

“示等虚空法”全诗注音

xīn tóng xū kōng jiè , gè zhōng yǒu mǎi mài 。

心同虚空界,个中有买卖。

shì děng xū kōng fǎ , chù chù jiē zhōu zā 。

示等虚空法,处处皆周匝。

zhèng dé xū kōng shí , quán shōu fù shì shuí 。

证得虚空时,全收复是谁。

wú shì wú fēi fǎ , yī lí huán yī hé 。

无是无非法,一离还一合。

bù yīn shuāng xuě kǔ , nà biàn suì hán xīn 。

不因霜雪苦,那辨岁寒心。

“示等虚空法”全诗翻译

译文:
心与虚空界相通,其中有买卖。
展示等虚空法,到处都是无边无际。
证悟了虚空的真谛,全然收复自己是谁。
无所谓是非的法则,一离开就又回归。
不因霜雪而苦恼,也不去辨别岁寒的心情。
全文总结:这段古文表达了心灵与虚空之间的连接,其中包含了买卖的含义。通过展示虚空的法则,无限无边的可能性随处可见。通过领悟虚空的本质,我们将找回自己的本真。其中所述的法则,没有对错之分,一切都在自然的循环中。不受外界寒冷的困扰,也不去纠结岁月的变迁。

“示等虚空法”总结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禅意的古诗,描写了禅宗思想中的虚空观念和生活中的平和态度。现在让我来进行赏析:
在这首诗中,作者释守卓首先提到了“心同虚空界”,表达了禅宗中追求超越世俗、达到虚空状态的精神追求。虚空被视为超越一切的境界,这里的“心同虚空界”意味着个体心灵与宇宙虚空相融合。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个中有买卖”,这里的“买卖”并非指现实生活中的交易,而是一种隐喻,意味着生活的琐碎事务和烦恼。这里,诗人在表达一种生活中的平淡,将琐碎之事视为虚空中的一部分。
诗人继续探讨了“虚空法”,强调了虚空的普遍性和包容性,它无处不在,无所不包。这是禅宗中关于一切皆空的核心思想。
在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探讨了“证得虚空时”和“全收复是谁”,这反映了禅宗修行者在追求觉悟时,试图理解虚空的本质,以及实际上没有“谁”能真正拥有或理解虚空。
诗的最后部分强调了“无是无非法”和“一离还一合”,再次强调虚空的无限性和包容性。它不受对是非的限制,一切都在虚空中相互融合,无分离之说。
总的来说,这首诗传达了禅宗思想中的虚空观念,强调了超越世俗烦恼和追求内心平和的重要性。标签可以包括“禅宗思想”、“虚空观念”、“生活平和”、“超越世俗”等。

“示等虚空法”诗句作者释守卓介绍: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监懃禅师请居第一座。後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爲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所附介谌撰《行状》,《嘉泰普灯录》卷一○、《五灯会元》卷一八有传。 守卓诗,以《语录》中《偈颂》部分编爲第一卷,散见书中者辑爲第二卷。更多...

“示等虚空法”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