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应歌相府莲”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乐府应歌相府莲”出自哪首诗?

答案:乐府应歌相府莲”出自: 宋代 苏轼 《沈谏议召游湖不赴明日得双莲於北山下作一绝持献沈既见和又别作一首因用其韵 其二》,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yuè fǔ yìng gē xiāng fǔ lián ,诗句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问题2:“乐府应歌相府莲”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乐府应歌相府莲”的上一句是: 诏书行捧缕金笺 , 诗句拼音为:zhào shū xíng pěng lǚ jīn jiān ,诗句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问题3:“乐府应歌相府莲”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乐府应歌相府莲”的下一句是: 莫忘今年花发处 , 诗句拼音为: mò wàng jīn nián huā fā chù ,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乐府应歌相府莲”全诗

沈谏议召游湖不赴明日得双莲於北山下作一绝持献沈既见和又别作一首因用其韵 其二 (shěn jiàn yì zhào yóu hú bù fù míng rì dé shuāng lián wū běi shān xià zuò yī jué chí xiàn shěn jì jiàn hé yòu bié zuò yī shǒu yīn yòng qí yùn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苏轼

诏书行捧缕金笺,乐府应歌相府莲
莫忘今年花发处,西湖西畔北山前。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zhào shū xíng pěng lǚ jīn jiān , yuè fǔ yìng gē xiāng fǔ lián 。
mò wàng jīn nián huā fā chù , xī hú xī pàn běi shān qián 。

“乐府应歌相府莲”繁体原文

沈諫議召游湖不赴明日得雙蓮於北山下作一絕持獻沈既見和又別作一首因用其韵 其二

詔書行捧縷金箋,樂府應歌相府蓮。
莫忘今年花發處,西湖西畔北山前。

“乐府应歌相府莲”韵律对照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诏书行捧缕金笺,乐府应歌相府莲。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莫忘今年花发处,西湖西畔北山前。

“乐府应歌相府莲”全诗注音

zhào shū xíng pěng lǚ jīn jiān , yuè fǔ yìng gē xiāng fǔ lián 。

诏书行捧缕金笺,乐府应歌相府莲。

mò wàng jīn nián huā fā chù , xī hú xī pàn běi shān qián 。

莫忘今年花发处,西湖西畔北山前。

“乐府应歌相府莲”全诗翻译

译文:
诏书庄严地卷起,装裱在金色的细纸上,像是一幅珍贵的画作。乐府诗应该配以歌曲,所以这篇文章也应该配以音乐,来赞颂府莲的美丽。

切勿忘记今年花朵盛开的地方,它就位于西湖的西岸,靠近北山之前的地方。全文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美丽景色,仿佛让人们置身于盛开的花海之中。

“乐府应歌相府莲”总结赏析

赏析:这首诗是苏轼创作的,题目为《沈谏议召游湖不赴明日得双莲於北山下作一绝持献沈既见和又别作一首因用其韵 其二》。这首诗以苏轼的朋友沈谏议未能前来游湖,却意外得到了北山上的双莲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诗中通过描绘诏书和捧缕金笺,表现了友情之深厚,金笺是皇帝赐予的,意味着友情如此重要,值得珍藏。而乐府应歌相府莲,暗示了友情的欢乐和共鸣,以及对莲花之美的赞誉。
诗的下半部分则提到了西湖和北山,这是杭州的风景胜地。诗人嘱咐朋友不要忘记今年莲花开放的地方,这是一种希望朋友能够珍惜美好时光的表达。最后一句“西湖西畔北山前”则强调了这美丽风景的位置。

“乐府应歌相府莲”诗句作者苏轼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历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台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历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於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於仁宗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谥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後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乾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後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後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後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乾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采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佑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更多...

“乐府应歌相府莲”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