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见沐猴舞”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惯见沐猴舞”出自哪首诗?

答案:惯见沐猴舞”出自: 宋代 汪藻 《从吴禹功借徐铉小篆帖以诗还之》,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guàn jiàn mù hóu wǔ ,诗句平仄: 仄仄仄平仄

问题2:“惯见沐猴舞”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惯见沐猴舞”的上一句是: 平生筝笛耳 , 诗句拼音为: píng shēng zhēng dí ěr ,诗句平仄: 仄仄仄平仄

问题3:“惯见沐猴舞”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惯见沐猴舞”的下一句是: 一登韶濩堂 , 诗句拼音为: yī dēng sháo hù táng ,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

“惯见沐猴舞”全诗

从吴禹功借徐铉小篆帖以诗还之 (cóng wú yǔ gōng jiè xú xuàn xiǎo zhuàn tiē yǐ shī huán zhī)

朝代:宋    作者: 汪藻

六书散浮云,篆籀世不数。
陵夷到草隶,差别几四五。
人皆逐曾玄,不复知父祖。
中间尤可笑,鸡鹜纷去取。
孰为鲁漆书,况说周石鼓。
阳冰虽晚出,妙意得千古。
後来继者谁,骑省人最许。
明窗出小轴,惊叹手为拊。
平生筝笛耳,惯见沐猴舞
一登韶濩堂,方信有干羽。
援毫极摹仿,涴壁类儿女。
秋蛇已成癖,老腕徒自苦。
卷书还归公,只自愧韩愈。

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
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仄平仄仄。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
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
○○仄平仄,仄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
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

liù shū sàn fú yún , zhuàn zhòu shì bù shù 。
líng yí dào cǎo lì , chā bié jǐ sì wǔ 。
rén jiē zhú céng xuán , bù fù zhī fù zǔ 。
zhōng jiān yóu kě xiào , jī wù fēn qù qǔ 。
shú wèi lǔ qī shū , kuàng shuō zhōu shí gǔ 。
yáng bīng suī wǎn chū , miào yì dé qiān gǔ 。
hòu lái jì zhě shuí , qí shěng rén zuì xǔ 。
míng chuāng chū xiǎo zhóu , jīng tàn shǒu wèi fǔ 。
píng shēng zhēng dí ěr , guàn jiàn mù hóu wǔ 。
yī dēng sháo hù táng , fāng xìn yǒu gān yǔ 。
yuán háo jí mó fǎng , wò bì lèi ér nǚ 。
qiū shé yǐ chéng pǐ , lǎo wàn tú zì kǔ 。
juàn shū huán guī gōng , zhī zì kuì hán yù 。

“惯见沐猴舞”繁体原文

從吳禹功借徐鉉小篆帖以詩還之

六書散浮雲,篆籀世不數。
陵夷到草隸,差别幾四五。
人皆逐曾玄,不復知父祖。
中間尤可笑,雞鶩紛去取。
孰爲魯漆書,況說周石鼓。
陽冰雖晚出,妙意得千古。
後來繼者誰,騎省人最許。
明窗出小軸,驚嘆手爲拊。
平生箏笛耳,慣見沐猴舞。
一登韶濩堂,方信有干羽。
援毫極摹倣,涴壁類兒女。
秋蛇已成癖,老腕徒自苦。
卷書還歸公,祇自愧韓愈。

“惯见沐猴舞”韵律对照

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
六书散浮云,篆籀世不数。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
陵夷到草隶,差别几四五。

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
人皆逐曾玄,不复知父祖。

○○平仄仄,平仄平仄仄。
中间尤可笑,鸡鹜纷去取。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
孰为鲁漆书,况说周石鼓。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
阳冰虽晚出,妙意得千古。

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
後来继者谁,骑省人最许。

平平仄仄仄,平○仄平○。
明窗出小轴,惊叹手为拊。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
平生筝笛耳,惯见沐猴舞。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
一登韶濩堂,方信有干羽。

○○仄平仄,仄仄仄平仄。
援毫极摹仿,涴壁类儿女。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
秋蛇已成癖,老腕徒自苦。

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
卷书还归公,只自愧韩愈。

“惯见沐猴舞”全诗注音

liù shū sàn fú yún , zhuàn zhòu shì bù shù 。

六书散浮云,篆籀世不数。

líng yí dào cǎo lì , chā bié jǐ sì wǔ 。

陵夷到草隶,差别几四五。

rén jiē zhú céng xuán , bù fù zhī fù zǔ 。

人皆逐曾玄,不复知父祖。

zhōng jiān yóu kě xiào , jī wù fēn qù qǔ 。

中间尤可笑,鸡鹜纷去取。

shú wèi lǔ qī shū , kuàng shuō zhōu shí gǔ 。

孰为鲁漆书,况说周石鼓。

yáng bīng suī wǎn chū , miào yì dé qiān gǔ 。

阳冰虽晚出,妙意得千古。

hòu lái jì zhě shuí , qí shěng rén zuì xǔ 。

後来继者谁,骑省人最许。

míng chuāng chū xiǎo zhóu , jīng tàn shǒu wèi fǔ 。

明窗出小轴,惊叹手为拊。

píng shēng zhēng dí ěr , guàn jiàn mù hóu wǔ 。

平生筝笛耳,惯见沐猴舞。

yī dēng sháo hù táng , fāng xìn yǒu gān yǔ 。

一登韶濩堂,方信有干羽。

yuán háo jí mó fǎng , wò bì lèi ér nǚ 。

援毫极摹仿,涴壁类儿女。

qiū shé yǐ chéng pǐ , lǎo wàn tú zì kǔ 。

秋蛇已成癖,老腕徒自苦。

juàn shū huán guī gōng , zhī zì kuì hán yù 。

卷书还归公,只自愧韩愈。

“惯见沐猴舞”全诗翻译

译文:
六书散浮云,篆籀世不数。
陵夷到草隶,差别几四五。
人皆逐曾玄,不复知父祖。
中间尤可笑,鸡鹜纷去取。
孰为鲁漆书,况说周石鼓。
阳冰虽晚出,妙意得千古。
後来继者谁,骑省人最许。
明窗出小轴,惊叹手为拊。
平生筝笛耳,惯见沐猴舞。
一登韶濩堂,方信有干羽。
援毫极摹仿,涴壁类儿女。
秋蛇已成癖,老腕徒自苦。
卷书还归公,只自愧韩愈。
全文大意:这篇文段谈论了六种古代书法,但其中只有篆书和籀文的世人很少涉猎。陵夷、草书、隶书分别在书法演进中起到不同作用。人们都倾向于追随曾子和玄宗,而不再了解尊敬自己的祖先。其中有些观点让人感到可笑,比如鸡鹜争食的典故。鲁国的漆书虽然被提到,但更值得一提的是周代的石鼓刻石。阳冰的书法虽然出现较晚,但其精湛的意境却能传世千古。不过,未来会有哪位继承者能超越阳冰,成为最为优秀的书法家呢?或许骑省人最具潜力。然而,即使是在明亮的窗户下创作细致入微的作品,也难免让人担忧,因为毕竟书法精湛需要时间和才华。即便如此,这篇文段作者依然自豪地提到自己平生的爱好,对于筝和笛,却习惯看到猴子嬉舞。当他登上韶濩堂,才懂得书法之路上,自己已然有着一定的成就。他努力模仿前辈大师的作品,壁上刻画的字也像是小孩子一样调皮顽劣。虽然他已然沉迷于书法,但老年的手腕让他徒自苦恼,无法达到自己的要求。最后,他还是选择将自己的书法著作献给公众,只能自愧不如韩愈的才能。
这篇文段旨在表达作者对书法的热爱和探索,同时对过去的大师和未来的继承者充满期待。作者也表现出对自己成就的谦逊和自我批评。

“惯见沐猴舞”总结赏析

这首诗《从吴禹功借徐铉小篆帖以诗还之》是汪藻创作的,通过六书的演进和书法的发展,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思考和对吴禹功、徐铉的尊敬之情。
赏析::
汪藻在这首诗中,以六书(指古代汉字的六种不同字体书写方式)为线索,探讨了汉字书法的发展历程。他从陵夷到草隶,差别几四五,描述了汉字书写形式的演变。汉字书法的演进不仅仅是书写技艺的变化,更是文化传承的历史变迁。作者指出,很多人只关注曾玄的篆书,却不再关心父祖的书写传统,这让他感到可笑。
诗中还提到鲁漆书和周石鼓,分别代表了不同时代的书法风格。汪藻认为,尽管阳冰的书法在晚期出现,但其妙意能够传世千古。他也提到了继承者,认为骑省人最受认可。
在诗的后半部分,汪藻描述了自己的书写经历和热爱。他提到了自己平生对筝笛的喜好,以及沐猴舞,这些都是文人雅士的娱乐活动。最后,他自嘲地说卷书还归公,表达了自己对自身书法水平的谦逊,与韩愈自负的对比。
标签:
书法演进、文化传承、自嘲、尊敬英才

“惯见沐猴舞”诗句作者汪藻介绍:

汪藻(一○七九~一一五四),字彦章,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人。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进士,调婺州观察推官,改宣州教授。除《九域图志》所编修官,迁着作佐郎。政我八年(一一一八),因忤宰相王黼,出通判宣州,罢,提点江州太平观。钦宗即位,召爲起属舍人。高宗即位,试中书舍人。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爲宰相黄潜善所恶,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之六)。未几,复召爲中书舍人,擢给事中、兵部侍郎。绍兴元年(一一三一),兼侍讲,拜翰林学士(同上书崇儒七之一、职官六之五三);出知湖州,因事停官。起知抚州,岁余罢,听辟属纂修日历。八年,上所编书,除显谟阁学士知徽州。十二年,知泉州,移宣州。以尝爲蔡京、王黼门客,夺驶居永州。二十四年卒,年七十六。有《浮溪集》六十卷(《郡斋读书志》附志卷五下又有《龙溪集》六十卷,似爲一书)及《猥稿外集》一卷、《裔夷谋夏录》三卷等,大多佚亡。明洪武时,赵子常辑《浮溪文粹》十五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浮溪集》三十二卷。事见《鸿庆居士集》卷三四《汪公墓志铭》,《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汪藻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浮溪集》爲底本。参校清光绪福建布政使署刊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有孙星华辑《拾遗》三卷,简称聚珍本),清康熙汪士汉居仕堂刻本《浮溪遗集》(实校补《浮溪文粹》,藏北京图书馆,简称遗集)等。新辑集外诗编爲每五卷。更多...

“惯见沐猴舞”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