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光飞尽绿阴交”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柳光飞尽绿阴交”出自哪首诗?

答案:柳光飞尽绿阴交”出自: 宋代 饶节 《访韬光庵主不遇》,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liǔ guāng fēi jìn lǜ yīn jiāo ,诗句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问题2:“柳光飞尽绿阴交”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柳光飞尽绿阴交”的上一句是: 紫蕨伸拳笋破梢 , 诗句拼音为:zǐ jué shēn quán sǔn pò shāo ,诗句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问题3:“柳光飞尽绿阴交”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柳光飞尽绿阴交”的下一句是: 道人闭口不知处 , 诗句拼音为: dào rén bì kǒu bù zhī chù ,诗句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

“柳光飞尽绿阴交”全诗

访韬光庵主不遇 (fǎng tāo guāng ān zhǔ bù yù)

朝代:宋    作者: 饶节

紫蕨伸拳笋破梢,柳光飞尽绿阴交
道人闭口不知处,黄栗留鸣鹊在巢。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zǐ jué shēn quán sǔn pò shāo , liǔ guāng fēi jìn lǜ yīn jiāo 。
dào rén bì kǒu bù zhī chù , huáng lì liú míng què zài cháo 。

“柳光飞尽绿阴交”繁体原文

訪韜光庵主不遇

紫蕨伸拳筍破梢,柳光飛盡綠陰交。
道人閉口不知處,黄栗留鳴鵲在巢。

“柳光飞尽绿阴交”韵律对照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紫蕨伸拳笋破梢,柳光飞尽绿阴交。

仄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道人闭口不知处,黄栗留鸣鹊在巢。

“柳光飞尽绿阴交”全诗注音

zǐ jué shēn quán sǔn pò shāo , liǔ guāng fēi jìn lǜ yīn jiāo 。

紫蕨伸拳笋破梢,柳光飞尽绿阴交。

dào rén bì kǒu bù zhī chù , huáng lì liú míng què zài cháo 。

道人闭口不知处,黄栗留鸣鹊在巢。

“柳光飞尽绿阴交”全诗翻译

译文:
紫蕨伸出拳头破开了竹笋尖端,柳树的绿色光芒飞散,交织成茂密的绿荫。
那位道士默不作声,不知他躲藏在何处,黄色的栗子留着鸣啭的鹊鸟在巢中。
总结:这段古文描绘了自然景观中的一系列景象。紫蕨生长向上,将竹笋顶端挤破;柳树的绿叶发出明亮的光芒,构成浓密的绿阴。另外,有一位道士的行踪隐秘,无人知晓他的所在,而黄栗中的鹊鸟依然在巢里啼鸣。整个场景展示了大自然的生机与神秘。

“柳光飞尽绿阴交”总结赏析

这首诗《访韬光庵主不遇》由饶节创作,表达了一种寻找道人但未能相遇的遗憾情感,并以自然景物和鸟鸣来烘托出这种情感。
在第一句中,诗人以"紫蕨伸拳笋破梢"的描写,展示了大自然的生机和茂盛,这一景象突显了寻找道人的期望和热切。"柳光飞尽绿阴交"则传达了树荫下光影摇曳的美丽景象,为整首诗营造了宁静的背景。
然而,在第二句中,诗人却写道"道人闭口不知处",意味着他无法找到寻访的对象,这种无法满足的遗憾感强烈而深刻。最后一句"黄栗留鸣鹊在巢"则象征着寻访的路途已过,鸟儿仍然在巢穴中鸣叫,这种画面透露出一种孤独和不如意的感觉。
标签:
- 抒情
- 咏物

“柳光飞尽绿阴交”诗句作者饶节介绍:

饶节(一○六五~一一二九),字德操,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少业儒,以诗游谒仕宦间。神宗时曾致书曾布,议论新法不合。後落发爲僧,法名如璧,自号倚松道人,驻锡杭州灵隠寺,晚年主襄阳天宁寺,又居邓州香严寺。爲青原下十四世,香严海印智月禅师法嗣。高宗建炎三年卒,年六十五。诗属江西诗派,有《倚松集》十四卷(《宋史·艺文志》),已佚。《直斋书录解题》着录《倚松集》二卷,有南宋庆元五年(一一九九)刻本(今残存八叶,藏上海图书馆),世以抄本流传。事见清光绪《抚州府志》卷八三,《嘉泰普灯录》卷一二、《五灯会元》卷一六有传。 饶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倚松诗集》爲底本,校以清朱彝尊抄本(简称朱本)、吴允嘉抄本(简称吴本)。新辑集外诗和断句,附于卷末。更多...

“柳光飞尽绿阴交”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