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闻劫火到蓬壶”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曾闻劫火到蓬壶”出自哪首诗?

答案:曾闻劫火到蓬壶”出自: 唐代 司空图 《狂题十八首 十八》,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céng wén jié huǒ dào péng hú ,诗句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问题2:“曾闻劫火到蓬壶”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 没有上一句,“曾闻劫火到蓬壶”已经是第一句了。

问题3:“曾闻劫火到蓬壶”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曾闻劫火到蓬壶”的下一句是: 缩尽鳌头海亦枯 , 诗句拼音为: suō jìn áo tóu hǎi yì kū ,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曾闻劫火到蓬壶”全诗

狂题十八首 十八 (kuáng tí shí bā shǒu shí bā)

朝代:唐    作者: 司空图

曾闻劫火到蓬壶,缩尽鳌头海亦枯。
今日家山同此恨,人归未得鹤归无。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céng wén jié huǒ dào péng hú , suō jìn áo tóu hǎi yì kū 。
jīn rì jiā shān tóng cǐ hèn , rén guī wèi dé hè guī wú 。

“曾闻劫火到蓬壶”繁体原文

狂題十八首 十八

曾聞劫火到蓬壺,縮盡鼇頭海亦枯。
今日家山同此恨,人歸未得鶴歸無。

“曾闻劫火到蓬壶”韵律对照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曾闻劫火到蓬壶,缩尽鳌头海亦枯。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今日家山同此恨,人归未得鹤归无。

“曾闻劫火到蓬壶”全诗注音

céng wén jié huǒ dào péng hú , suō jìn áo tóu hǎi yì kū 。

曾闻劫火到蓬壶,缩尽鳌头海亦枯。

jīn rì jiā shān tóng cǐ hèn , rén guī wèi dé hè guī wú 。

今日家山同此恨,人归未得鹤归无。

“曾闻劫火到蓬壶”全诗翻译

译文:
曾经听说劫火蔓延至蓬壶,龙鳞鳌甲化为灰烬,海水干涸枯竭。
如今我在故乡同样怀着这份悲伤,虽然人们回到了家园,但我却无法与所期盼的仙鹤相伴。

全诗讲述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情厚意。曾经听闻有灾劫袭击到蓬壶,使得那里一片荒芜,海水也干涸了。而今天,虽然人们都回到了家乡,却无法如愿与仙鹤相伴,让作者心怀感慨和忧愁。通过描绘家乡的悲惨景象和作者内心的归属感与无奈,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痴恋和思念之情。

“曾闻劫火到蓬壶”总结赏析

这首《狂题十八首 十八》是司空图的作品,以古代传说和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狂放和无奈之情。以下是赏析:和标签:
赏析:
这首诗借劫火和鳌头的形象,寓意了时光流逝和世事变迁。劫火象征了岁月的残酷和破坏,蓬壶则代表了宇宙之间的无尽深渊。诗人以此来反映生活的无常和不可掌控性。在第二句中,提到了家山,将这个主题与个人生活联系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恋和对变化的不满。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法如愿的愿望,以鹤归无的形式呼应了整首诗的主题。
标签:
- 咏物
- 抒情
- 叙事
- 哲理

“曾闻劫火到蓬壶”诗句作者司空图介绍:

司空图,字表圣,河中虞乡人。咸通末,擢进士第。由宣歙幕历礼部郎中,僖宗行在用爲知制诰、中书舍人,归隐中条山王官谷。龙纪、乾宁间,徵拜旧官,及以户、兵二部侍郎召,皆不起。迁洛後,被诏入朝,以野耄丐归。朱全忠受禅,召爲礼部尚书,不食而卒。图少有俊才,晚年避世栖遯,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有先世别墅,泉石林亭,颇惬幽趣,日与名僧、高士游咏其中。有《一鸣集》三十卷,内诗十卷,今编诗三卷。 司空图,字表圣,河中虞乡人,咸通末,擢进士第,由宣歙幕历礼部郎中,僖宗行在用爲知制诰、中书舍人,归隐中条山王官谷,龙纪、乾宁间,徵拜旧官,及以户、兵二部侍郎召,皆不起,迁洛後,被诏入朝,以野耄丐归,朱全忠受禅,召爲礼部尚书,不食而卒,图少有俊才,晚年避世栖遯,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有先世别墅,泉石林亭,颇惬幽趣,日与名僧、高士游咏其中,有一鸣集三十卷,内诗十卷,今编诗三卷。 司空图,字表圣,河中虞乡人,咸通末,擢进士第,由宣歙幕历礼部郎中,僖宗行在用爲知制诰、中书舍人,归隐中条山王官谷,龙纪、乾宁间,徵拜旧官,及以户、兵二部侍郎召,皆不起,迁洛後,被诏入朝,以野耄丐归,朱全忠受禅,召爲礼部尚书,不食而卒,图少有俊才,晚年避世栖遯,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有先世别墅,泉石林亭,颇惬幽趣,日与名僧、高士游咏其中,有一鸣集三十卷,内诗十卷,今编诗三卷。 司空图字表圣,河中虞乡人。登咸通十年进士第,後梁太祖开平二年卒,年七十二(据两《唐书》本传)。补诗一首。更多...

“曾闻劫火到蓬壶”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