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gǔ yī ○ yī shǒu qí yī liù
颂古一○一首 其一六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释子淳 (shì zǐ chún)

镬汤炉炭几何般,地狱三途未苦酸。
须信新丰亲切语,袈裟之下莫颟顸。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huò tāng lú tàn jǐ hé bān , dì yù sān tú wèi kǔ suān 。
xū xìn xīn fēng qīn qiè yǔ , jiā shā zhī xià mò mān hā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镬里的汤、炉中的炭,形状多么相似,地狱的三途路却未曾酸苦。
务必要相信新丰所传的亲切话语,不要在僧袍之下心神迷乱。
全文总结:这段古文描绘了镬中的汤和炉中的炭在形状上相似,但并未带来与地狱三途路相同的苦难。然后告诫人们要相信新丰传授的亲切话语,不要在僧袍之下心神迷乱。

赏析:这首诗《颂古一○一首 其一六》是由释子淳创作的,探讨了镬汤炉炭、地狱三途的主题,以及新丰亲切语的启示。
在这首诗中,作者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考。首先,诗中提到的“镬汤炉炭几何般”意味着人们在地狱中受到炽热痛苦的折磨,这里通过比喻炉炭的热度来强调地狱之苦。接着,诗句指出“地狱三途未苦酸”,这暗示地狱中的折磨远比一般人所想象的更为严重,以一种冷静的态度反映了生死轮回的残酷性。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则传达了一种希望和信仰的信息。提到“须信新丰亲切语”,意味着要相信新丰的言辞是亲切的,这里可以解读为对于佛教中的教义和救赎的信仰。最后一句“袈裟之下莫颟顸”强调了对佛陀的尊敬和敬畏,提醒人们不要妄自菲薄。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释子淳写的《颂古一○一首》系列:

本文作者释子淳介绍:🔈

释子淳(?~一一一九),俗姓贾,剑门(今四川剑阁县北部)人。幼出家大安寺,弱冠爲僧。初参玉泉芳禅师,次扣大沩真如之室,後彻证於芙蓉道楷禅师。住邓州丹霞。爲青原下十二世,芙蓉道楷禅师法嗣。徽宗宣和元年卒。《嘉泰普灯录》卷五、《五灯会元》卷一四有传。今录诗二百一十首,编爲二卷。 查看更多>>

释子淳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