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gǔ yī ○ yī shǒu qí liù yī
颂古一○一首 其六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释子淳 (shì zǐ chún)

宝杖亲携挂翠缨,徘徊常遶玉阶行。
转身就父无标的,拈却花冠不得名。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bǎo zhàng qīn xié guà cuì yīng , pái huái cháng rào yù jiē xíng 。
zhuǎn shēn jiù fù wú biāo dì , niān què huā guān bù dé mí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宝杖亲自挂上翠色的缨带,时常徘徊在玉阶前行走。
转身回望,却找不到父亲标识的踪迹,也无法再戴上花冠得到尊荣的名分。
总结:这段古文描写了一个人手持宝杖,系上翠缨,徘徊在玉阶前行走的情景。在回望时,发现父亲的遗迹不再,花冠也失去了尊荣的名份。表达了失去亲人和荣誉的悲凉心情。

赏析:
这首古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释子淳之子贵为太子后,回首往事,感受到身份与名利的转变。诗人通过富有意象的表达,展现了人生沉浮与人心变化的主题。
首句“宝杖亲携挂翠缨,徘徊常遶玉阶行”,表现了太子身份高贵,拥有珍贵的宝杖和华美的翠缨,但他徘徊于玉阶之前,似乎陷入犹豫与思考。这句以独特的描写手法突出太子身份。
接着,“转身就父无标的,拈却花冠不得名”,诗人通过对父王的形象描写,表现了太子放下尊贵的冠冕,甚至不再具名,回归平凡的状态。这呼应了开篇的“徘徊常遶”,暗示太子内心的彷徨和迷茫。
总体而言,诗人通过太子的角度,表现了从荣耀到平凡、从尊贵到平凡的心路历程,揭示了名利与平凡之间的选择和纷扰。这首诗以简练、富有意象的语言,将人生百态展现得淋漓尽致。
标签: 人生沉浮、心路历程、名利选择、人生转变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释子淳写的《颂古一○一首》系列:

本文作者释子淳介绍:🔈

释子淳(?~一一一九),俗姓贾,剑门(今四川剑阁县北部)人。幼出家大安寺,弱冠爲僧。初参玉泉芳禅师,次扣大沩真如之室,後彻证於芙蓉道楷禅师。住邓州丹霞。爲青原下十二世,芙蓉道楷禅师法嗣。徽宗宣和元年卒。《嘉泰普灯录》卷五、《五灯会元》卷一四有传。今录诗二百一十首,编爲二卷。 查看更多>>

释子淳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