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áng zǐ zhèng āi cí èr shǒu qí èr
梁子正哀词二首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赵拚 (zhào pīn)

函中赤轴谁能卷,壁上孤琴已绝弦。
付与儿孙有清德,临风何必更潸然。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hán zhōng chì zhóu shuí néng juàn , bì shàng gū qín yǐ jué xián 。
fù yǔ ér sūn yǒu qīng dé , lín fēng hé bì gèng shān rá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函中的赤轴谁能卷起来?墙上的孤琴早已没有琴弦。
将这些留给子孙后代,让他们继承清正的品德,面对风吹,何必再感慨悲伤呢。



总结:

诗人表达了一种将珍贵的东西传承给后代的情怀。他提到了赤轴和孤琴,形容了它们被抛弃和遗忘的状态。然而,诗人并不感慨,他认为这些东西应该留给后代,让他们继承并发扬光大。他劝告自己和读者,面对风吹草动,不必再过多地感叹和忧伤。诗中透露出一种乐观向前的态度,强调了传承美德和积极面对生活的重要性。

赏析:: 这首诗是赵拚的《梁子正哀词二首 其二》。诗人通过抒发内心情感,表达了对琴的离别之情。诗中描述了一幅令人动容的画面:赤轴的书函在壁上悬挂,一把孤琴的琴弦已经断裂。这一景象象征着时光的流转和人事的更迭。
诗人将这把琴比作自己,暗示自己已经老去,音乐已经停止,琴弦已经绝断,传统的艺术已经失传。然而,诗人并没有沉湎于悲伤之中,而是表达了一种坚定的态度。他决定把这把琴留给后代,希望他们能够继承琴的清德,传承音乐的精神。
最后两句“临风何必更潸然”表达了诗人的坚强和淡定,他告诫自己不必再为离别而伤感。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后代的期望,具有深刻的内涵。
标签: 抒情、传统、家国情怀、音乐传承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赵拚写的《梁子正哀词二首》系列:

本文作者赵拚介绍:🔈

赵拚(一○○八~一○八四),字阅道(一作悦道),号知非子,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县)人。仁宗景佑元年(一○三四)是士,除武安军节度推官。历知崇安、海陵、江原三县,通判泗洲。至和元年(一○五四),召爲殿中侍御史。嘉佑元年(一○五六),出知睦州,移梓州路转运使,旋改益州。召爲右司谏,因论事出知虔州。英宗即位,奉使契丹,还,进河北都转运使。治平元年(一○六四),出知成都。神宗立,以知谏院召还,秋,擢参知政事。熙宁三年(一○七○),因反对青苗法去位。历知杭州、青州、成都、越州,复徙杭州。元丰二年(一○七九)二月,以太子少保致仕。退居於衢。七年卒,年七十七。谥清献。有《清献集》十卷。事见《东坡集》卷三八《赵... 查看更多>>

赵拚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