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ì chūn qián yī xī èr shǒu qí yī
立春前一夕二首 其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杨万里 (yáng wàn lǐ)

春忽明朝是,冬将半夜非。
年华只不住,客子未能归。
微霰疎还密,寒檐滴又稀。
捻须真浪苦,呵笔更成挥。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chūn hū míng cháo shì , dōng jiāng bàn yè fēi 。
nián huá zhī bù zhù , kè zǐ wèi néng guī 。
wēi xiàn shū huán mì , hán yán dī yòu xī 。
niǎn xū zhēn làng kǔ , hē bǐ gèng chéng huī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春天忽然明亮,仿佛早晨到来;冬天却仿佛已经是半夜。
时光匆匆不停留,客人却还未能归来。
微小的霰雪时而稀疏,时而密集,寒冷的屋檐上水滴又变得稀疏。
捻须的人真是感到烦苦,嘴唇吹笔墨更加挥洒自如。
全诗通过对春与冬、年华与客子、霰雪与水滴、捻须与呵笔的描述,表达了时光的流逝和客人远离的离愁别绪。诗人深感时光匆匆,客人未能归来,仿佛春天明亮和冬天半夜之间的转瞬即逝。春光明媚与冬夜寒冷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岁月更迭的无常和离愁别绪。霰雪与水滴的描绘,使读者感受到寒冷冬夜的凄凉与孤寂。捻须的人表现出对时光的无奈和烦扰,呵笔的动作则象征着诗人对离愁的挥之不去。整首诗在简洁的句子中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具有浓郁的离愁之意。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杨万里写的《立春前一夕二首》系列:

本文作者杨万里介绍:🔈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历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乾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秘书少监(同上书《秘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秘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 查看更多>>

杨万里的诗:

杨万里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