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ì tí chí tíng jiān zèng lǚ dào zhèng èr shǒu qí èr
寄题池亭兼赠吕道正二首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罗适 (luó shì)

窗外方塘几亩莲,花开料亦似常年。
先生菡萏香中坐,应有人呼作水仙。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chuāng wài fāng táng jǐ mǔ lián , huā kāi liào yì sì cháng nián 。
xiān shēng hàn dàn xiāng zhōng zuò , yīng yǒu rén hū zuò shuǐ xiā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窗外有一个方形的池塘,里面有几亩的莲花,花开的时候看起来就像是一年四季都在盛开。先生坐在莲花香气中,仿佛有人应该称他为水仙。

全诗的主题是描绘了窗外的池塘中盛开的莲花景象,以及在花香中静坐的先生。诗中运用了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莲花的美丽和持久的花期。通过将先生比作水仙,表达了他与自然的亲近和和谐的关系。整体诗意平和宁静,传达了一种淡泊清雅的生活情趣。

赏析:这首诗是罗适创作的《寄题池亭兼赠吕道正二首》中的第二首,表达了作者对池亭景色和吕道正的赞美之情。诗中通过描写窗外的方塘莲花和先生吕道正的情景,展现了一幅宁静、清新的画面。
首先,诗中提到的“窗外方塘几亩莲”描绘了窗外的景色,方塘中盛开的莲花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里莲花以其盛开、绵延的特点暗示了岁月的不断流转,生命的继续。这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赞美。
接着,诗中的“先生菡萏香中坐,应有人呼作水仙”表达了作者对吕道正的尊敬和赞美。吕道正坐在花香弥漫的环境中,被称为“水仙”,这种称呼既彰显了他的高尚品德,又暗示了他与自然景色的融合,似乎已经成为了自然中的一部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色和人物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美的欣赏以及对吕道正的崇敬之情。同时,诗中的“水仙”也象征着高尚的人格和超脱凡尘的境界,给人以宁静和清新的感受。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罗适写的《寄题池亭兼赠吕道正二首》系列:

本文作者罗适介绍:🔈

罗适(一○二九~一一○一),字正之,别号赤城,宁海(今属浙江)人。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进士,爲桐城尉。历知泗水、济阴、陈留、江都、开封五县,提点两浙、京西北路刑狱,官终朝散大夫(《嘉定赤城志》卷三三)。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七十三。有《赤城集》十卷,已佚。事见清光绪《台州府志》卷七二附宋舒亶《朝散大夫罗公墓志铭》,同书有传。今录诗十九首。 查看更多>>

罗适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