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ì sān shí wǔ shǒu qí sān ○
偈三十五首 其三○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释祖珍 (shì zǔ zhēn)

断除须髪着僧衣,精进当遵古佛仪。
一念不生亲领略,方知我法妙难思。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duàn chú xū fà zhe sēng yī , jīng jìn dāng zūn gǔ fó yí 。
yī niàn bù shēng qīn lǐng lüè , fāng zhī wǒ fǎ miào nán sī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断除须发,穿着僧衣,精进修行时要依循古代佛教的仪式。只有当我们在心中没有一丝杂念时,才能真正领悟到佛法的妙处,这种领悟是无法用言语来思考和表达的。
总结:这句话强调了僧人应该遵循传统的修行方式,通过精进修行,超越一切杂念,才能领悟到佛法的奥妙。

赏析:这首诗出自释祖珍的《偈三十五首》中,表达了禅宗僧人的修行态度和境界。诗人强调了戒律的严谨,着重强调了内心的清净和专注。以下是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简洁的语言,描述了一个僧人的修行生活。首句“断除须髪着僧衣”中,“断除”表明僧人必须彻底割舍尘世的杂念和缘起,不再执恋外在的形象和物质。同时,剃发和穿上僧衣象征了离开尘世的外在标志,着重强调了出家僧人的身份。
接着,诗人提到“精进当遵古佛仪”,强调修行的坚韧和奉行古代佛陀的教导。这句话传达了对传统僧侣生活方式的尊重,以及对古代智者的敬仰。
最后两句“一念不生亲领略,方知我法妙难思”则表现了内心的宁静和专注。诗人告诉我们,只有在离开杂念的干扰下,我们才能领悟到佛法的奥妙,这是非常难以言表的。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释祖珍写的《偈三十五首》系列:

本文作者释祖珍介绍:🔈

释祖珍,俗姓林,兴化(今福建仙游东北)人。尝诣鼓山谒鉴淳禅师,寻参佛心才禅师於东山。佛心移鼓峤,请作首座。佛心去,遂嗣位。住福州鼓山别峰寺,又千泉州法石寺。退隐於夹岭之白水岩而终。爲南岳下十五世,上封才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三、《五灯会元》卷一八、《补续高僧传》卷一○有传。今录诗三十七首。 查看更多>>

释祖珍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