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é ōu yáng yǒng shū shǎo shī huì lǎo chàng hè shī sān shǒu jì rǔ yīn shǎo shī
和欧阳永叔少师会老唱和诗三首 寄汝阴少师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苏颂 (sū sòng)

得时行道贵知终,猛退如公世罕逢。
掷弃浮名同敝屣,保全高节似寒松。
文章千古追谟诰,勋业三朝镂鼎钟。
见说新堂频燕会,故时宾客定相容。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dé shí xíng dào guì zhī zhōng , měng tuì rú gōng shì hǎn féng 。
zhì qì fú míng tóng bì xǐ , bǎo quán gāo jié sì hán sōng 。
wén zhāng qiān gǔ zhuī mó gào , xūn yè sān cháo lòu dǐng zhōng 。
jiàn shuō xīn táng pín yàn huì , gù shí bīn kè dìng xiāng ró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得时行道贵知终,猛退如公世罕逢。
掷弃浮名同敝屣,保全高节似寒松。
文章千古追谟诰,勋业三朝镂鼎钟。
见说新堂频燕会,故时宾客定相容。

全文

总结:

本文表达了一个人在时代变迁中坚守道义、不谋虚名的品质。他即使在世人罕见的情况下也坚定地退隐,不与世俗沾染,像公众人物一样迅速离开。他舍弃虚浮的名利,像旧鞋一样不计较,而保持高尚的品德如同寒松般挺拔。他的文章被后人传颂千古,他的功绩被铭刻在三朝的历史钟上。人们都传颂他新堂上的燕会,旧时的宾客仍然欢聚,彼此相互尊重和谐相处。这篇古文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一种崇高的品质和人生态度,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美德。

赏析:
这首诗是苏颂写给欧阳永叔少师的一首和诗,表达了对友情和忠诚的赞美之情。诗人通过细腻的文字,展示了欧阳永叔少师的高尚品质和卓越成就。
首先,诗中提到了得时行道贵知终,猛退如公世罕逢。这表明了欧阳永叔少师在政治和道德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他不仅明智,而且谦逊,很少有人能与之媲美。
接下来,掷弃浮名同敝屣,保全高节似寒松。这句话强调了欧阳永叔少师不追求虚荣和浮华,而是坚守高尚的品德和原则,就像坚韧的寒松一样。
诗的后半部分提到了文章千古追谟诰,勋业三朝镂鼎钟。这说明欧阳永叔少师的文学成就和政治功绩都将被传颂千古,他的名声将与历史同行。
最后,见说新堂频燕会,故时宾客定相容。这句话表达了欧阳永叔少师新旧朋友都愿意与他共聚,这是因为他的高尚品德和友情使人难以抵挡。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苏颂写的《和欧阳永叔少师会老唱和诗三首 》系列:

本文作者苏颂介绍:🔈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佑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佑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台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 查看更多>>

苏颂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