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é èr xiōng shū shì sān shǒu qí sān
和二兄书事三首 其三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李廌 (lǐ zhì)

功名於我实何多,只为浮华未浩歌。
两月病痁诚已甚,半头白发似无何。
诏惟选吁将从衆,学贵师心在匪他。
当世闻人知不少,片言敢谓衆难过。

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gōng míng wū wǒ shí hé duō , zhī wèi fú huá wèi hào gē 。
liǎng yuè bìng shān chéng yǐ shèn , bàn tóu bái fà sì wú hé 。
zhào wéi xuǎn xū jiāng cóng zhòng , xué guì shī xīn zài fěi tā 。
dāng shì wén rén zhī bù shǎo , piàn yán gǎn wèi zhòng nán guò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功名对于我来说并不是很多,因为我只追求虚荣和浮华而不是宏伟的事业。
我已经生病两个月了,病情真的很严重,半头的白发似乎是无法避免的。
皇帝下旨让我选择官员,但我知道学问是重要的,师道是无法替代的。
当今世上有许多有名望的人,我虽只有寥寥数语,却敢说他们也不过如此。
全文总结:作者自省自怜,认为自己功名寥寥,只是追逐虚荣浮华而已。然而,他病情严重,白发增多,却仍明白学问与师道的重要性。他看透当今社会的一些现象,自谦地认为虽然自己只说了几句话,但也不比那些有名望的人差。整篇文章表现出作者的矛盾心理和深刻思考。

赏析:这首诗《和二兄书事三首 其三》是李廌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漠态度以及对学问和真正的才情的追求。诗中通过三个主要方面进行表达:
首先,诗人表现了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他说“功名於我实何多”,意思是对于他来说,名利并不是多么重要的事情。这反映出诗人对虚荣和世俗追求的深思熟虑,他认为这些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其次,诗中提到了诗人身体状况的恶化。他说“两月病痁诚已甚,半头白发似无何”,暗示了他身体健康的下滑和年龄的增长。这种身体状况的描写可能是为了强调生命的短暂和世俗荣华的虚幻。
最后,诗人强调了真正的学问和师徒之情的重要性。他说“诏惟选吁将从衆,学贵师心在匪他”,强调了要选择真正有学问的老师,并且要用心学习。这反映出诗人对于知识和真实学问的珍视,认为这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李廌写的《和二兄书事三首》系列:

本文作者李廌介绍:🔈

李廌(一○五九~一一○九),字方叔,号太华逸民(宋周紫芝《太仓稊米集》卷六六《书月岩集後》)、济南先生(宋谢采伯《密斋笔记》卷三),祖先由郓州迁华州,遂爲华州(今陕西华县)人。早年以文章受知苏轼。哲宗元佑三年(一○八八),苏轼知贡举,得试卷以爲廌作,置之首选,而是科廌竟下第,所以轼有“平生漫说古战场,过眼还迷日五色”(《送李方叔下第》)之叹。後再举亦失利,遂绝意仕进,定居长社。徽宗大观三年卒,年五十一。有《济南集》(一名《月岩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八卷,其中诗四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李廌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近人李之鼎宜秋... 查看更多>>

李廌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