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ī dōng yáng lín qí shàng dù shǐ jūn qī shǒu wǔ
归东阳临岐上杜使君七首 五 🔈

朝代:唐 (táng)    作者: 贯休 (guàn xiū)

方恐狱中桃树出,忽闻枯木却生烟。
褚祥为郡曾如此,却恐当时是偶然。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fāng kǒng yù zhōng táo shù chū , hū wén kū mù què shēng yān 。
chǔ xiáng wèi jùn céng rú cǐ , què kǒng dāng shí shì ǒu rán 。

歸東陽臨岐上杜使君七首 五

—— 貫休

方恐獄中桃樹出,忽聞枯木却生煙。
褚祥爲郡曾如此,却恐當時是偶然。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fāng kǒng yù zhōng táo shù chū , hū wén kū mù què shēng yān 。
chǔ xiáng wèi jùn céng rú cǐ , què kǒng dāng shí shì ǒu rá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方恐狱中桃树出,忽闻枯木却生烟。
褚祥为郡曾如此,却恐当时是偶然。

恐怕狱中的桃树会生长出来,忽然听到枯木竟然冒烟。
褚祥为郡守的时候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但可能当时只是偶然。



总结:


诗中通过对桃树和枯木的比喻,描绘了意外和转机的情景。作者提到褚祥曾经在担任郡守时经历了桃树在狱中生长、枯木冒烟的奇异景象。这种出乎意料的现象令人惊讶,但作者也表达了对这一事件是否真实的怀疑。整首诗探讨了命运和机缘的关系,以及人们对于偶然事件的解读和思考。

赏析::
这是贯休创作的《归东阳临岐上杜使君七首》中的第五首。这首诗通过描述狱中桃树重新发芽生烟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贤者的赞美和对时光流转的深刻思考。
首句“方恐狱中桃树出”,以“方”字起头,表现出一种突如其来的情景。桃树虽然在狱中,却能顽强地生长,这种景象显得格外惊奇。接下来的一句“忽闻枯木却生烟”,用“忽闻”表现出作者的惊奇之情。枯木竟然能重新冒出烟雾,这种景象更加神奇,引发读者的疑问和好奇。
接着诗人提到“褚祥为郡曾如此”,褚祥是东汉末年的一位贤臣,他曾经任职为郡守,对百姓有很大的帮助。这里作者以褚祥为例,强调贤者的行为和品德能够产生深远的影响。最后一句“却恐当时是偶然”,表明作者虽然赞美了褚祥的行为,但也认为这种奇迹般的情景可能是偶然发生的,强调了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和变化。
整首诗通过描述桃树重新发芽的景象,寓意了生命的顽强和希望的存在,同时也表达了对贤者的崇敬和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
标签: 咏物、赞美、感慨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贯休写的《归东阳临岐上杜使君七首》系列:

本文作者贯休介绍:🔈

贯休,字德隐,俗姓姜氏,兰谿人。七岁出家,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既精奥义,诗亦奇险,兼工书画。初爲吴越钱鏐所重,後谒成汭荆南。汭欲授书法,休曰:“须登坛乃授。”汭怒,遰放之黔。天复中,入益州,王建礼遇之,署号禅月大师,或呼爲得得来和尚,终於蜀,年八十一。初有《西岳集》,吴融爲序,极称之,後弟子昙域更名《宝月集》,其全集三十卷,已亡。胡震亨谓“宋睦州刻本多载他人诗,不足信”,其说亦不知何据,胡存诗仅三卷,今编十二卷。 贯休,字德隐,俗姓姜氏,兰谿人。七岁出家,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既精奥义,诗亦奇险,兼工书画。初爲吴越钱鏐所重,後谒成汭荆南。汭欲授书法,休曰:须登坛乃授... 查看更多>>

贯休的诗:

  • 善哉行

    有美一人兮,婉如青扬。识曲别音兮,令...

  • 读离骚经

    湘江滨,湘江滨,兰红芷白波如银,终须...

  • 阳春曲

    为口莫学阮嗣宗,不言是非非至公。为手...

  • 白雪曲

    列鼎佩金章,泪眼看风枝。却思食藜藿,...

  • 上留田

    父不父,兄不兄。上留田,蝥贼生。徒陟...

  • 胡无人

    霍嫖姚,赵充国,天子将之平朔漠。肉胡...

  • 苦寒行

    北风北风,职何严毒。摧壮士心,缩金乌...

  • 蒿里

    兔不迟,乌更急,但恐穆王八骏,着鞭不...

  • 临高台

    凉风吹远念,使我升高台。宁知数片云,...

  • 杞梁妻

    秦之无道兮四海枯,筑长城兮遮北胡。筑...

  • 贯休诗全集>>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