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ī dōng yáng lín qí shàng dù shǐ jūn qī shǒu sān
归东阳临岐上杜使君七首 三 🔈

朝代:唐 (táng)    作者: 贯休 (guàn xiū)

谁报田中有黑虫,一家斋戒减仙容。
分忧若也皆如此,天下家家有剩舂。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shuí bào tián zhōng yǒu hēi chóng , yī jiā zhāi jiè jiǎn xiān róng 。
fēn yōu ruò yě jiē rú cǐ , tiān xià jiā jiā yǒu shèng chōng 。

歸東陽臨岐上杜使君七首 三

—— 貫休

誰報田中有黑蟲,一家齋戒減仙容。
分憂若也皆如此,天下家家有剩舂。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shuí bào tián zhōng yǒu hēi chóng , yī jiā zhāi jiè jiǎn xiān róng 。
fēn yōu ruò yě jiē rú cǐ , tiān xià jiā jiā yǒu shèng chō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报告田中出现了黑虫,一家人斋戒减少了仙风道骨的容貌。
如果所有人都像这样共同分担忧愁,那么天下的家家户户都会有多余的力量来捣米。



总结: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农田中出现黑虫的情景,引发了人们的担忧。为了对抗这一困扰,全家人一起斋戒,减少了仙风道骨的容貌。诗人以此来表达一种共同分担忧愁的观念,认为如果每个家庭都能团结一致,共同面对困难,那么整个社会将变得更加强大。诗中的"剩舂"意指家家户户都会有多余的力量来进行捣米,象征着人们的团结与努力,以克服生活中的困境。

赏析:这是唐代诗人贯休的《归东阳临岐上杜使君七首》中的第三首。该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哲理,揭示了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诗人首先提到了田地里的黑虫,黑虫是农田中的害虫,给农民带来了烦恼和损失。然而,诗人接着提到了一家人因斋戒而减少了食物的摄入,但仙容却不减。这里的斋戒可能是指戒除一些世俗的欲望和享受,追求精神上的升华和净化。诗人通过对比田中的黑虫和斋戒后的家庭,表达了一种哲理,即生活中的困难和烦恼,当心灵得到提升和净化时,就会变得微不足道。这种哲理意味着,通过修身养性,可以降低对外部困难和烦恼的敏感度,达到心境的宁静与安详。
最后两句“分忧若也皆如此,天下家家有剩舂”,意味着如果每个人都能像斋戒后的家庭一样,减少对物质的贪欲,就会使整个世界都充满富足和幸福。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贯休写的《归东阳临岐上杜使君七首》系列:

本文作者贯休介绍:🔈

贯休,字德隐,俗姓姜氏,兰谿人。七岁出家,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既精奥义,诗亦奇险,兼工书画。初爲吴越钱鏐所重,後谒成汭荆南。汭欲授书法,休曰:“须登坛乃授。”汭怒,遰放之黔。天复中,入益州,王建礼遇之,署号禅月大师,或呼爲得得来和尚,终於蜀,年八十一。初有《西岳集》,吴融爲序,极称之,後弟子昙域更名《宝月集》,其全集三十卷,已亡。胡震亨谓“宋睦州刻本多载他人诗,不足信”,其说亦不知何据,胡存诗仅三卷,今编十二卷。 贯休,字德隐,俗姓姜氏,兰谿人。七岁出家,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既精奥义,诗亦奇险,兼工书画。初爲吴越钱鏐所重,後谒成汭荆南。汭欲授书法,休曰:须登坛乃授... 查看更多>>

贯休的诗:

  • 善哉行

    有美一人兮,婉如青扬。识曲别音兮,令...

  • 读离骚经

    湘江滨,湘江滨,兰红芷白波如银,终须...

  • 阳春曲

    为口莫学阮嗣宗,不言是非非至公。为手...

  • 白雪曲

    列鼎佩金章,泪眼看风枝。却思食藜藿,...

  • 上留田

    父不父,兄不兄。上留田,蝥贼生。徒陟...

  • 胡无人

    霍嫖姚,赵充国,天子将之平朔漠。肉胡...

  • 苦寒行

    北风北风,职何严毒。摧壮士心,缩金乌...

  • 蒿里

    兔不迟,乌更急,但恐穆王八骏,着鞭不...

  • 临高台

    凉风吹远念,使我升高台。宁知数片云,...

  • 杞梁妻

    秦之无道兮四海枯,筑长城兮遮北胡。筑...

  • 贯休诗全集>>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