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ān shǎn xī tú èr shǒu qí yī
观陕西图二首 其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刘敞 (liú chǎng)

险固非天意,承平怪主忧。
三年劳将帅,万里问旃裘。
尚记安西道,空悲定远侯。
大河知所向,日夜正东流。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xiǎn gù fēi tiān yì , chéng píng guài zhǔ yōu 。
sān nián láo jiàng shuài , wàn lǐ wèn zhān qiú 。
shàng jì ān xī dào , kōng bēi dìng yuǎn hóu 。
dà hé zhī suǒ xiàng , rì yè zhèng dōng liú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险阻并非天意,持续的平静令君忧虑。
三年来将帅辛劳,跋涉万里询问旃裘。
仍记安西道,空悲定远侯。
大河自知流向何方,日夜不停地向东流去。



总结:

这段古文描述了困难和平静的境遇,将领三年来辛劳奔波,探问遥远的消息。回忆着安西道的旅途,感慨定远侯的遭遇。大河奔流,不知前路,日夜不停地东去。

赏析:这首诗是刘敞创作的《观陕西图二首 其一》。诗人以观陕西的景物为背景,表达了对国家安危和边疆将士的忧虑和思念之情。
诗的第一句“险固非天意,承平怪主忧。”表现出了陕西地势险峻,但主政者却不重视的情况,强调了陕西地区的重要性。接着的“三年劳将帅,万里问旃裘。”描写了将士们三年来的辛劳,以及他们千里迢迢奔赴前线的艰辛,对家乡的思念。第三句“尚记安西道,空悲定远侯。”则表达了对安西道的怀念,以及对边疆将领的忧虑。最后两句“大河知所向,日夜正东流。”用自然景观的变化反映了时光的流转,与人事的变迁相对比,强调了历史的长河不停地向前流淌。
标签: 写景、抒情、咏史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刘敞写的《观陕西图二首》系列:

本文作者刘敞介绍:🔈

刘敞(一○一九~一○六八),字原父,或作原甫,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皇佑三年(一○五一),迁太子中允、直集贤院。至和元年(一○五四),迁右正言、知制诰。二年,奉使契丹。三年,出知扬州。岁余,迁起居舍人徙知郓州、兼京东西路安抚使。旋召还纠察在京刑狱。嘉佑四年(一○五九),知贡举。五年,以翰林侍读学士充永兴军路安抚使、兼知永兴军府事。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改集贤院学士、恒南京留守司御史台。神宗熙宁元年卒於官,年五十(《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五《集贤院学士刘公墓志铭》)。有《公是集》七十五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成五十四卷,其中诗二十七卷... 查看更多>>

刘敞的诗:

刘敞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