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ēng zǐ zhì qián èr rì hán dé quán lǐ shī mín xiāng jì ér zhì liáo shū yī shí zhī shì
庚子至前二日韩德全李师民相继而至聊书一时之事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晁说之 (cháo yuè zhī)

先後客无约,寒窗注夕阳。
纵谈香柏子,孤兴饮松黄。
不道仇池远,唯迎至日长。
於焉岂易得,回首即他乡。

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xiān hòu kè wú yuē , hán chuāng zhù xī yáng 。
zòng tán xiāng bǎi zǐ , gū xīng yǐn sōng huáng 。
bù dào chóu chí yuǎn , wéi yíng zhì rì cháng 。
wū yān qǐ yì dé , huí shǒu jí tā xiā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先后客无约,寒窗注夕阳。
虽然我没有事先与客人约定好时间,但我却坚守在冰冷的窗前,默默注视着夕阳西下。
纵谈香柏子,孤兴饮松黄。
即使我和朋友畅谈着高贵的香柏之子,我仍感到内心的孤寂,独自举杯饮着黄松的酒。
不道仇池远,唯迎至日长。
不曾想到仇池之地离我如此遥远,只能等到太阳升起才能迎来旅客的到来。
于焉岂易得,回首即他乡。
所以那里可不是轻易可以到达的地方,一转身回首,我就身处在他乡。
全文总结:诗人无约客人,孤寂地坐在寒窗前观赏夕阳。纵然有人谈论高贵的香柏之子,他仍然感到内心孤独,独自举杯饮酒。仇池之地遥远,只能等待日光的长短来迎接客人的到来。那里不是容易到达的地方,一转身回头,就已经身处异乡。

这首诗《庚子至前二日韩德全李师民相继而至聊书一时之事》是晁说之的作品,通过四个不同的节段表达了诗人对客人的到来和离去的感受。
首节"先後客无约,寒窗注夕阳。"表现了客人们突然而来,没有事先预约,使诗人感到窗外的夕阳更显得寒冷,也暗示了客人们的到来给他的生活带来了一丝温暖。
第二节"纵谈香柏子,孤兴饮松黄。"则描述了客人与诗人的交谈,他们畅谈着,品味着美酒,共享着孤独的快乐。这里的"香柏子"和"松黄"都是指美酒,突显了诗人与客人们的情感交流。
第三节"不道仇池远,唯迎至日长。"提到了仇池,暗示客人们的远道而来。尽管距离遥远,但他们愿意等待,直至太阳渐渐西下,也就是时间的流逝,表现了他们的深情厚意。
最后一节"於焉岂易得,回首即他乡。"则表达了客人的离去,这个时候诗人感到他们的离去并不容易,一转身,客人已经离开,回到了他们的家乡,使诗人感到陷入了他人乡土的孤独。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晁说之介绍:🔈

晁说之(一○五九~一一二九),字以道,一字伯以,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宋史·晁补之传》)。因慕司马光爲人,自号景迂生。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哲宗元佑初,官兖州司法参军,绍圣时爲宿州教授,元符中知磁州武安县。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知定州无极县。後入党籍。大观、政和间临明州造船场,起通判鄜州。宣和时知成州,未几致仕。钦宗即位,以着作郎召,除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复以议论不合,落职。高宗立,召爲侍读,後提举杭州洞霄宫。建炎三年卒,年七十一。有《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二十卷。事见《嵩山文集》附录其孙子健所作文集後记,《晁氏世谱节录》,及集中有关诗文。 晁说之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 查看更多>>

晁说之的诗:

相关诗词:

八至 (bā zhì)

朝代:唐    作者: 李冶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疎夫妻。

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哲理

巩仲至到浙江急往见之继而以诗来乞次韵 (gǒng zhòng zhì dào zhè jiāng jí wǎng jiàn zhī jì ér yǐ shī lái qǐ cì yùn)

朝代:宋    作者: 韩淲

相从我自慰无聊,物换星回又斗杓。
近市少霜梅欲动,长沟无雨水全消。
几年冠盖东南会,逐日舟帆上下潮。
见说公来便寻觅,老怀何更得诗邀。

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真觉真赞 其二 (zhēn jué zhēn zàn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释慧空

德山师之师,岩头师之友。
有是师,有是友,而负一千五百人善知识之地,而於法道大成也宜矣。
至若开雪山,则忠懿闽王为之檀越。
办衆事,则兴圣国师为之服勤。
定其宗,则有云门偃。
正其派,则有玄沙备。
自余棱展劲孚,鹅湖镜清流,皆分光四海,若揭日月。
呜呼盛哉,瞻之仰之。
杀人老贼面前,球子井贜捉获。

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汪才任寺簿得刘遗民钓台于泾水之上将作小亭而未暇有诗次其韵 (wāng cái rèn sì bó dé liú yí mín diào tái yú jīng shuǐ zhī shàng jiàng zuò xiǎo tíng ér wèi xiá yǒu shī cì qí yùn)

朝代:宋    作者: 周紫芝

眼前时事只纷纷,林下谁来吊逸民。
断石至今留故物,赤栏何日照江濵。
飘流岁月人空远,料理风烟意转新。
拟借一椽垂短钓,此生真欲继前尘。

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又歌 (yòu gē)

朝代:唐    作者: 佚名

明明在上兮天子圣,四方取则兮我公令。
疲民苏息兮公之政,一日将去兮,谁泎我之性命。
(均见《全唐文》卷五一○李方郁《修中岳庙记》引)(〖1〗《修中岳庙记》:「上四年,用大司计侍郎为丞相。
其明年,以我相秉枢机,我公掌纶诰,宜为避嫌,遂自合下拜河南尹。
将辞,上悄然谓公曰:『前时洛水为灾,洛民大溃,四走无远,至有没死者,岂胜其寃耶。
而公今去,我无东顾之患矣。
』公既至理事,先以恤民为寄,活生瘗死,大开廪庾,赈贫乏,饱饥膓,暖寒体,极於畿甸。
而又蠲逋租,省徭赋,俾安稳其起居,勤强其事业。
故远迩之民,相贺而歌曰〖略〗。
又歌曰〖略〗。
」杜文澜《古谣谚》卷八一云:「案《全唐文》称李方郁为建中时人。
今考建中为德宗年号,而建中之号仅有四年,其明年则为兴元元年,文内叙述,又与时事不其相符。
惟据连枝台座之语,知尹河南者为时相之昆弟耳。
俟考。
」)。

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庆元庚申二月药局书满七月还涧上嘉泰元年秋入吴试罢冬暮得阙而归今五年矣 其五 (qìng yuán gēng shēn èr yuè yào jú shū mǎn qī yuè huán jiàn shàng jiā tài yuán nián qiū rù wú shì bà dōng mù dé quē ér guī jīn wǔ nián yǐ qí wǔ)

朝代:宋    作者: 韩淲

贪生不忧老至,徇名却忘行卑。
一日又复一日,遑遑自欲何之。

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历代诗 商 (lì dài shī shāng)

朝代:宋    作者: 杨简

商汤兴时民戴后,外丙仲壬继其後。
太甲沃丁及太庚,小甲雍己及太戊。
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传沃甲。
祖丁相继有南庚,阳甲之後是盘庚。
盘庚能复兴商邑,不幸小辛小乙立。
武丁有德号高宗,祖庚祖甲又无功。
廪辛庚丁逢武乙,太丁帝乙衰王室。
末有纣辛名曰受,民心遂归周武后。
六百余年三十主,周得天下商遂亡。

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元佑元年十二月庚子雪夏首蓴湖结冰鶺鴒群集于上者至不可数感而作是诗也 其二 (yuán yòu yuán nián shí èr yuè gēng zǐ xuě xià shǒu chún hú jié bīng jī líng qún jí yú shàng zhě zhì bù kě shù gǎn ér zuò shì shī yě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彭汝砺

宛彼鶺鴒,爰集于冰。
彼至维何,而有冽其清兮。

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僧副普济过予诘其师名僧职之所自则曰尝济活饥民百万朝廷论酬以得之钦叹不足继以诗云 (sēng fù pǔ jì guò yǔ jié qí shī míng sēng zhí zhī suǒ zì zé yuē cháng jì huó jī mín bǎi wàn cháo tíng lùn chóu yǐ dé zhī qīn tàn bù zú jì yǐ shī yún)

朝代:宋    作者: 强至

佛子苇麻衆,槩能蚕食人。
庸奴买师名,纳赀不计缗。
普济释苑秀,类同行佛均。
往岁东阳饥,愁声聒苍旻。
天民坐欲死,谁肯发一囷。
师勇营饘糜,全活百万民。
外台上其事,朝廷嘉师仁。
相府议优赏,美号宠厥身。
汝往贰尔正,示劝出圣神。
今时士大夫,体虽具缨绅。
十九饱妻孥,何暇及困贫。
视师固有激,抑可警其伦。

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