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ǎn hàn èr shǒu qí yī
感旱二首 其一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郭印 (guō yìn)

大旱如焚气不苏,云师谁遣上天衢。
人人凖拟为霖甚,风动雷行雨却无。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dà hàn rú fén qì bù sū , yún shī shuí qiǎn shàng tiān qú 。
rén rén zhǔn nǐ wèi lín shèn , fēng dòng léi xíng yǔ què wú 。

感旱二首 其一

—— 郭印

大旱如焚氣不蘇,雲師誰遣上天衢。
人人凖擬爲霖甚,風動雷行雨卻無。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dà hàn rú fén qì bù sū , yún shī shuí qiǎn shàng tiān qú 。
rén rén zhǔn nǐ wèi lín shèn , fēng dòng léi xíng yǔ què wú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大旱像火一样炙烤大地,气候炎热难以恢复。云的掌控者是谁将它们派遣到天空之中呢?
人们都预料着即将有大雨降临,但风吹动雷霆,却迟迟不见雨水降临。
总结:这句诗描绘了大旱天气持续不退,人们渴望雨水滋润大地,但却迟迟没有雨水的情景。诗人通过运用古代文学手法,表达了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雨水的盼望。

赏析:: 这首古诗描述了大旱的情景,表现出人们急切期盼雨露滋润,但却迟迟不见天降甘霖的状况。作者通过诗歌表达了对旱情的感叹和期盼,以及对自然的无奈与不解。
在第一句中,“大旱如焚气不苏”,描绘了酷热的天气,用“如焚”表现极度炎热之感,暗示人们急切需要雨水来降温滋润。接着提出“云师谁遣上天衢”,以“云师”化指上天的神明,希望他们能派遣云彩来降雨,化解旱情,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人们渴望雨水的心情。
接下来,“人人准拟为霖甚”,表明每个人都在盼望着大雨的到来,期望它能够解除旱灾,滋润干涸的土地。然而,“风动雷行雨却无”突出了旱情的严重,即便有风声雷动,也不见雨水降临,令人倍感无奈和失望。
标签: 描写旱情、祈雨期盼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郭印写的《感旱二首》系列:

本文作者郭印介绍:🔈

郭印,字不详,史籍无传。据本集诗篇知其晚号亦乐居士,成都(今属四川)人。二十岁入太学肄业。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历摄铜梁县,知仁寿县,州府管库,学校教官,亦任过短期朝官。积阶至左请大夫(《文定集》卷一五《与陈枢密书》)。官终知州(《宋元学案补遗》卷四)。一生活动主要在蜀地。高宗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前後即在故乡云溪营别业,後即退老於此,年八十尚存世。所着《云溪集》,不见宋人着录,且於明代失传。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二卷。 郭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於卷末。 查看更多>>

郭印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