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èng hé yù zhì dú wǔ dài hàn shǐ qí èr
奉和御制读五代汉史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夏竦 (xià sǒng)

求益诚贤牧,廉平致乐康。
欢谣腾近辅,盛典茂徽章。
旧相亲褒记,黎民竞感伤。
丰碑应不朽,千载咏惟良。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qiú yì chéng xián mù , lián píng zhì lè kāng 。
huān yáo téng jìn fǔ , shèng diǎn mào huī zhāng 。
jiù xiāng qīn bāo jì , lí mín jìng gǎn shāng 。
fēng bēi yìng bù xiǔ , qiān zǎi yǒng wéi liá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求你真诚地以贤德来引导百姓,以廉洁和平来致使快乐安康。
欢快的歌谣纷飞,辅佐圣明的大臣腾跃而近,庆典盛况展示着繁荣和荣誉。
过去的相知之人纷纷赞扬,百姓们争相感慨悲伤。
伟大的功业将永远传颂,千秋万载歌颂着美好的品德。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忠诚贤明的统治者的赞美和美好愿景,希望他能以德政治理国家,使百姓安乐。诗中也融入了对过去忠诚朝廷的人的怀念和敬仰之情。最后,诗人预言了统治者的功业将留存不朽,百世传颂。整体氛围积极向上,展现了作者对美好时代和美好统治者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赏析:这首诗《奉和御制读五代汉史 其二》由夏竦创作,表达了对贤明的领导者和繁荣的社会的赞美。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在这首诗中,夏竦首先表达了对君主的敬意和赞美,希望他能够继续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而努力。他提到了"求益诚贤牧",这意味着他期望君主能够选择贤明的牧民,以引领国家走向更好的未来。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国家的繁荣景象,使用了丰富的比喻和修辞手法。他提到"欢谣腾近辅",意味着喜庆之声在国家内部回荡,政府的辅佐者们为国家的兴盛而努力。"盛典茂徽章"表明了国家的繁荣和荣誉,徽章代表了国家的辉煌成就。
诗中还提到了历史的记载和黎民的感慨。"旧相亲褒记"意味着历史上的先贤和英明君主得到了称赞和记载,这些历史记录成为了今天的骄傲和自豪。而"黎民竞感伤"则反映了普通百姓对国家繁荣的渴望和对领袖的感慨。
最后,诗人强调了国家的永恒性和不朽性,称其为"丰碑应不朽"。这句话传达了国家的伟大成就将永远流传下去,成为后人咏颂的对象。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夏竦写的《奉和御制读五代汉史》系列:

本文作者夏竦介绍:🔈

夏竦(九八五~一○五一),字子乔,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初以父荫爲润州丹阳县主簿,後举贤良方正,通判台州。召直集贤院,编修国史,迁右正言。仁宗初迁知制诰,爲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明道二年(一○三三)罢知襄州。历知黄、邓、寿、安、洪、颍、青等州及永兴军。庆历七年(一○四七)爲宰相,旋改枢密吏,封英国公。罢知河南府,徙武宁军节度使,进郑国公。皇佑三年卒(《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二),年六十七。谥文庄(《东都事略》卷五四)。《宋史》卷二八三有传。 夏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文庄集》爲底本,参校清张杰过录、孔继涵跋本(简称孔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乾隆翰林院抄本(简称院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及《... 查看更多>>

夏竦的诗:

夏竦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