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èng hé yù zhì dú hòu zhōu shū qí sān
奉和御制读後周书 其三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夏竦 (xià sǒng)

迁哲承华绪,深谋事战征。
艰危思大节,慷慨得羣情。
惠爱均戎旅,威名震敌城。
江陵摧寇势,宵遁赖奇兵。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qiān zhé chéng huá xù , shēn móu shì zhàn zhēng 。
jiān wēi sī dà jié , kāng kǎi dé qún qíng 。
huì ài jūn róng lǚ , wēi míng zhèn dí chéng 。
jiāng líng cuī kòu shì , xiāo dùn lài qí bī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迁哲承华绪,深谋事战征。
智者才德传承,受命谋划军旅征战之事。
艰险时刻思念伟大的节操,慷慨激昂得到众人的支持。
仁爱普及戎马之中,威名震慑敌人的城池。
江陵地势屹立,敌人摧城的势头,但在危急之际,依靠奇兵的出奇制胜,成功地宵遁。



总结:

此诗讴歌了一位才智出众、德才兼备的领袖,在战争中深谋远虑,以智取胜,普及仁爱之德于战场,战功赫赫,名震敌城。尽管面对艰难险阻,但伟大的节操和慷慨激昂的群情相助,使得江陵得以宵遁,成功战胜敌人。此诗歌颂了领袖的英明才干和民众的支持,赞美了智谋和勇武并重的军事策略。

这首诗《奉和御制读後周书 其三》是夏竦创作的一首诗篇。这首诗的主题主要围绕着战争和国家命运展开,表达了作者对伟大的军事将领和他们的壮丽事迹的钦佩之情。
诗的第一句"迁哲承华绪,深谋事战征"强调了国家的命运交托给了智慧和谋略卓越的领袖,他们深思熟虑,为了国家的战争和征程付出一切。
第二句"艰危思大节,慷慨得群情"表达了这些将领在困难和危险面前坚守高尚的品德,他们的英勇行为激发了国民的热情和感情。
第三句"惠爱均戎旅,威名震敌城"强调了将领们对士兵的爱护和支持,他们的名声也因此在敌人的城池中传颂,震慑了敌人。
最后一句"江陵摧寇势,宵遁赖奇兵"描述了一场战役,将领们以奇兵的策略摧毁了敌人的势力,夜间的出击令敌人无法应对。
标签:
- 写战争:这首诗主要以战争为背景,描述了将领们的英勇事迹。
- 赞颂将领:诗中表达了对军事将领的赞美和敬意。
- 抒发情感: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将领们的感情。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夏竦写的《奉和御制读後周书》系列:

本文作者夏竦介绍:🔈

夏竦(九八五~一○五一),字子乔,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初以父荫爲润州丹阳县主簿,後举贤良方正,通判台州。召直集贤院,编修国史,迁右正言。仁宗初迁知制诰,爲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明道二年(一○三三)罢知襄州。历知黄、邓、寿、安、洪、颍、青等州及永兴军。庆历七年(一○四七)爲宰相,旋改枢密吏,封英国公。罢知河南府,徙武宁军节度使,进郑国公。皇佑三年卒(《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二),年六十七。谥文庄(《东都事略》卷五四)。《宋史》卷二八三有传。 夏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文庄集》爲底本,参校清张杰过录、孔继涵跋本(简称孔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乾隆翰林院抄本(简称院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及《... 查看更多>>

夏竦的诗:

夏竦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