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é liàn huā
蝶恋花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洪咨夔 (hóng zī kuí)

画斛黄花寒更好。
人爱花繁,却被花催老。
旧恨新愁谁酝造。
带围暗减知多少。
开眼万般浑是恼。
只仗微醺,假寐宽怀抱。
隔屋愁眉春思早。
数声啼破池塘草。

huà hú huáng huā hán gèng hǎo 。
rén ài huā fán , què bèi huā cuī lǎo 。
jiù hèn xīn chóu shuí yùn zào 。
dài wéi àn jiǎn zhī duō shǎo 。
kāi yǎn wàn bān hún shì nǎo 。
zhī zhàng wēi xūn , jiǎ mèi kuān huái bào 。
gé wū chóu méi chūn sī zǎo 。
shù shēng tí pò chí táng cǎo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画斛黄花寒更好。
人们喜欢繁花,却被花儿催促衰老。
旧时的恩怨已经过去,新生的忧愁又是谁所酿酎。
头上缠绕的困扰渐渐消减了多少。
睁开眼睛,却只有种种烦恼困扰。
只能借着微醺的愉悦,假装入眠来放松内心。
隔着屋子也能感受到愁眉之间春意盎然的思绪。
几声啼鸟声将池塘边的青草惊醒。

全诗写出了人们对繁华世界的追求,却难逃岁月不停流转、花开花谢的无常。旧时的痛苦已逝,新的忧虑又悄然而至,不知由谁引发。作者的内心烦恼逐渐减少,但种种困扰仍然不断。只有通过微醺之感,才能假装将烦恼抛诸脑后,稍稍宽怀。隔着屋子,也能感受到愁眉背后难舍的春意。最后,几声鸟啼打破了宁静的池塘,也勾勒出诗中深意。整体反映了人生百态,变幻无常,情感纷扰。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洪咨夔介绍:🔈

--(1176-1235)字舜俞,号平斋,於(今浙江临安)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累官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加端明殿学士。词学苏、辛,以淡雅见长。有《平斋文集》、《平斋词》。 查看更多>>

洪咨夔的词:

  • 沁园春

    诗不云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看高山...

  • 沁园春

    归去来兮,杜宇声声,道不如归。正新烟...

  • 沁园春

    饮马咸池,总辔,横鹜九州。庆中兴机会...

  • 沁园春

    秋气悲哉,薄寒中人,皇皇何之。更黄花...

  • 风流子

    锦幄醉荼シ。狻猊暖、银蒜压烟霏。正韩...

  • 贺新郎

    露洗秋光透。指岷峨、无边峭碧,与君为...

  • 贺新郎

    风软帘花约。玉壶天、芙蕖欲盖,初槊。...

  • 贺新郎

    放了孤山鹤。向西湖、问讯水边,嫩寒篱...

  • 贺新郎

    谁识昂昂鹤。且随缘、剩水残山,东村西...

  • 汉宫春

    南极仙翁,占太微元盖,洞府为家。身骑...

  • 洪咨夔宋词全集>>

词牌名「蝶恋花」介绍:🔈

蝶恋花,词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本名“鹊踏枝”,又名“黄金缕”“卷珠帘”“凤栖梧”“明月生南浦”“细雨吹池沼”“一箩金”“鱼水同欢”“转调蝶恋花”等。以南唐冯延巳《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一作晏殊词)为正体,此体为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韵,另有变体二种。代表作有李煜《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苏轼《蝶恋花·春景》等。

关于“蝶恋花”调的来源,学者说法不一。明代杨慎在《词品》卷一“词名多取诗句”条中指出:“‘蝶恋花’则取梁元帝‘翻阶蛱蝶恋花情’。”此说有误,此诗见于梁简文帝萧纲《东飞伯劳歌》其一:“翻阶蛱蝶恋花情,容华飞燕相逢迎。”清代毛先舒承袭杨慎的观点,在《填词名解》卷二中认为:“梁简文帝乐府有‘翻阶蛱蝶恋花情’故名。”今人李琏生在《中国历代词分调评注<蝶恋花>》一书中,从词调史的角度否定了前人的观点,认为:“‘蝶恋花’虽与梁简文帝诗句有关,可能这是出于明人的附会,因它绝不可能是六朝时所创制的曲。此调本为唐代教坊曲,源于盛唐时期,属于新的燕乐曲。”“蝶恋花”之名采于前人诗句,原以“鹊踏枝”之名列于唐教坊曲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关于改“鹊踏枝”为“蝶恋花”的作家及作品,历来争议颇多。大致可以分为两派:一派认为南唐李煜的《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易名为“蝶恋花”。王易《词曲史》认为“此首乃由七言八句变为仄韵,双叠。第二、六句各增二字,破为四五句。”另一派认为北宋晏殊易名。张梦机《词律探源》一书中说:“自北宋晏殊词,始改调名为“蝶恋花”,词家遂不复知有鹊踏枝之本意矣。”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现在基本可以确定李煜《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是第一首易“鹊踏枝”为“蝶恋花”的词作。

关于“蝶恋花”的调体,各家自有说法,最主流的是清王奕清《钦定词谱》将“蝶恋花”列三体;清人万树《词律》列“蝶恋花”为平仄互叶体;龙榆生《唐宋词格律》列“蝶恋花”为仄韵格,注明:“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李琏生在《中国历代词分调评注<蝶恋花>》一书中沿袭龙榆生在《唐宋词格律》中的分法,将其细化为三种格律。

正体

对照例词:《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变体一

对照例词:《蝶恋花·渐近朱门香夹道》

中仄平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平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渐近朱门香夹道。一片笙歌,依约楼台杪。野色和烟满芳草,溪光曲曲山回抱。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中仄中平中平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物华不逐人间老。日日春风,在处花枝好。莫恨云深路难到,刘郎可惜归来早。

变体二

仄平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别来相思无限期,欲说相思,要见终无计。拟写相思持送伊,如何尽得相思意。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眼底相思心里事,纵把相思,写尽凭谁寄。多少相思都做泪,一齐泪损相思字

相关诗词:

万蝶花 (wàn dié huā)

朝代:宋    作者: 苏辙

谁唱残春蝶恋花,一团粉翅压枝斜。
美人欲向钗头插,又恐惊飞鬓似鸦。

野行 (yě xíng)

朝代:唐    作者: 唐彦谦

蝶恋晚花终不去,鸥逢春水固难飞。
野人心地都无着,伴蝶随鸥亦不归。

(jù)

朝代:宋    作者: 俞如山

鸟随牛後窥秧谷,蝶趁蜂来恋菜花。

赋新花竹 (fù xīn huā zhú)

朝代:宋    作者: 许月卿

花红竹绿两相当,绿竹红花在道傍。
竹引花风心浪动,花含竹露面芬芳。
须知竹恋花蝴蝶,喜见花贪竹凤凰。
彼此莫嫌花共竹,他年花老竹苍苍。

(jù)

朝代:宋    作者: 廷云

蛙鸣莫夜官何为,蝶恋芳菲梦不知。

陌上二首 其一 (mò shàng èr shǒu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董嗣杲

水花粘稚蛙,野菜恋残蝶。
麦岐苦薄收,青黄两不接。

蝶 其二 (dié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杨公远

款款穿芳径,双双度短墙。
不知身是幻,抵死恋花香。

对花 (duì huā)

朝代:唐    作者: 于濆

花开蝶满枝,花落蝶还稀。
惟有旧巢燕,主人贫亦归。

题四梦图 梦蝶 (tí sì mèng tú mèng dié)

朝代:宋    作者: 刘克庄

浪说身如蝶,安能及蝶哉。
穿花终日去,据槁霎时回。

崔徽歌 六 (cuī huī gē liù)

朝代:唐    作者: 元稹

舞态低迷误招拍。
(同前书卷八《蝶恋花》之二注引崔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