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èng xún dào fù wǎn cí èr shǒu qí èr
邓循道父挽辞二首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释德洪 (shì dé hóng)

一生纯德无遗恨,千字埋名有逸辞。
墓隧嫩泉谁种玉,书斋子砚自生芝。
音容已作终天痛,岁月真成罔极悲。
拥鼻功名知不免,空将泪眼看风枝。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yī shēng chún dé wú yí hèn , qiān zì mái míng yǒu yì cí 。
mù suì nèn quán shuí zhǒng yù , shū zhāi zǐ yàn zì shēng zhī 。
yīn róng yǐ zuò zhōng tiān tòng , suì yuè zhēn chéng wǎng jí bēi 。
yōng bí gōng míng zhī bù miǎn , kōng jiāng lèi yǎn kàn fēng zhī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一生都过得十分纯洁,没有留下任何遗憾。他留下了许多优美的文字,千字长诗葬在墓穴中。
墓穴中有一泓清泉,不知是谁种下了美玉。书斋中的笔墨纸砚似乎都自然而然地生长出了芝草。
他的声音和容貌早已成为永恒的痛苦,岁月的流逝真的带来了无尽的悲伤。
虽然拥有了一些功名,他却明白这并不能摆脱命运的捆绑。眼泪悲伤地滴落,任凭风儿将泪珠吹散在枝头上。
总结:这段古文表达了一个纯德无憾的人一生的境遇和心情。他的诗文留存于世,墓穴中有一泓清泉,书斋中的文房四宝更是异常灵动。但他的声容已成永恒的痛苦,岁月流逝带来无尽悲伤。尽管有些功名,但他深知命运不可抗拒,眼泪难禁悲伤,风儿吹散泪珠。整个文段透露着对生命和命运的深沉思考和悲怆情感。

赏析:这首诗《邓循道父挽辞二首 其二》是由释德洪创作,表达了对邓循道父亲生平的怀念和感慨。全诗以对逝者的怀念为主题,通过描述他的品德、事迹以及留下的文物来展现出对他的尊敬和哀思。
首先,诗人称邓循道父一生“纯德无遗恨”,表现了他高尚的品德和无愧的一生。他埋名留字,以千字逸辞传世,将他的文学才华传承下去,这是一种对先人的崇敬和传承。
其次,诗中提到了邓循道父的墓隧,以及其中的嫩泉和玉,这些元素象征着他的墓地和坟墓之美。书斋内的子砚自生芝,反映出他的学识渊博和文化底蕴。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邓循道父的音容和岁月的思念,岁月已经成为了永恒的痛苦,这种深切的感情使得诗人愈发感受到逝者的珍贵和不可取代。
最后,诗人提到了“拥鼻功名知不免”,这句话表达了邓循道父虽然有很高的才华和品德,但最终还是无法摆脱世俗功名的纷扰,这种对功名的思考使诗歌更加深刻。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释德洪写的《邓循道父挽辞二首》系列:

本文作者释德洪介绍:🔈

释德洪(一○七一~一一二八),一名惠洪,号觉范,筠州新昌(今江西宜丰)人。俗姓喻。年十四,父母双成,依三峰靘禅师爲童子。哲宗元佑四年(一○八九),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爲僧。四年後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还俗。後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一一一一),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後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留南昌狱百余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德洪工书善画,尤擅绘... 查看更多>>

释德洪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