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ài xiān shū fèng yíng lú shuài yuán yú dài zhì
代先书奉迎庐帅元舆待制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郭祥正 (guō xiáng zhèng)

倦提椽笔厌承明,帝与兵符帅十城。
箫鼓裂云迎五马,山川收雨引双旌。
藏舟浦暖鱼频跃,敎弩台空雁不惊。
入境观风先可喜,秋田高下熟香秔。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juàn tí chuán bǐ yàn chéng míng , dì yǔ bīng fú shuài shí chéng 。
xiāo gǔ liè yún yíng wǔ mǎ , shān chuān shōu yǔ yǐn shuāng jīng 。
cáng zhōu pǔ nuǎn yú pín yuè , jiào nǔ tái kōng yàn bù jīng 。
rù jìng guān fēng xiān kě xǐ , qiū tián gāo xià shú xiāng jī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疲倦地举起椽子,厌倦地承担着早晨的明亮。帝王与兵符掌握着十座城池的统帅权。
吹箫和击鼓声穿破云霞,欢迎着五匹骏马的到来。山川间聚拢着雨水,引领着双旌前进。
船隐匿于温暖的港湾,鱼儿频繁地跃出水面。教导弩箭的台台空空,没有惊动一只雁鸟。
进入境界,观察着风景,先前能够感到喜悦,秋天的田地高低起伏,已经收割了香甜的稻谷。



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景象,主题是军旅与自然景观的交织。首先,诗人感到疲倦,但他仍坚守着早晨的光明。接着,帝王和兵符成为了统帅十座城池的象征,展示了权力的威严。然后,箫声和鼓声在云霞间回荡,迎接着五匹骏马的到来,展现出壮丽的气势。山川收集了雨水,双旌引领着行进的队伍。在温暖的港湾中,船只隐匿其中,鱼儿频繁地跃出水面,形成一幅活泼的景象。教导弩箭的台台空空,安静无声,没有惊扰到雁鸟。最后,诗人观察着进入的境界,感受到了风景带来的喜悦,秋天的田地已经收割了香甜的稻谷。整首诗以平和的语调展现了战争与自然之间的对比,描绘了军旅生活中的细腻与壮丽,以及大自然的宁静和丰收的喜悦。

赏析:这首诗《代先书奉迎庐帅元舆待制》是郭祥正为庆祝庐陵府(今南昌市)的元舆待制(一种官职)而作的。诗人以豪放的笔墨描绘了庆典场面和自然景色,表达了欢庆之情。
首句“倦提椽笔厌承明”,表现了诗人疲惫的身体和对繁忙公务的不满,同时也预示着即将迎来一场庆典。接着“帝与兵符帅十城”,表明元舆待制的重要性,它由皇帝授予,关系到庐陵府的十个城市。
第二句“箫鼓裂云迎五马,山川收雨引双旌”,描绘了庆典的壮观场面,箫鼓声如雷,五匹马奔腾破云而来,山川似乎为之降雨,双旌高举,彰显威仪。
第三句“藏舟浦暖鱼频跃,敎弩台空雁不惊”,展现了大自然的美景,江边的舟船隐匿在温暖的浦水中,鱼儿欢快地跃出水面,弩台上的雁鸟不再受到惊扰,平静和谐。
最后两句“入境观风先可喜,秋田高下熟香秔”,表达了诗人对庐陵府的美好祝愿,期望它风调雨顺,秋天的田地收获丰富,香秔(稻谷)成熟。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郭祥正介绍:🔈

郭祥正(一○三五~一一一三)(生年据本集卷二○《癸酉除夜呈邻舍刘秀才》“六十明朝是”推算),字功父(甫),自号醉吟居士,谢公山人、漳南浪士,当涂(今属安徽)人。据本集推知,约举仁宗皇佑五年(一○五三)进士,爲德化尉。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权邵州防御判官。六年,爲太子中舍,与江东路家便差遣,爲桐城令。後任签书保信军节度判官,未几弃官隐姑孰青山。元丰四年(一○八一)前後,通判汀州。五年,摄守漳州。七年,因事勒停。哲宗元佑三年(一○八八),起知端州。四年,致仕。卒年七十九(明嘉靖《太平府志》卷六)。祥正诗格俊逸似李白,同时人梅尧臣誉之爲“真太白後身”。有《青山集》三十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郭... 查看更多>>

郭祥正的诗:

郭祥正的词:

相关诗词:

元舆待制以书酒见招 (yuán yú dài zhì yǐ shū jiǔ jiàn zhāo)

朝代:宋    作者: 郭祥正

驿骑东行得素书,便趋宾榻驾柴车。
赋诗我未如陶令,养浩君能似子舆。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抒情 赞美

奉和圣制庆玄元皇帝玉像之作应制 (fèng hé shèng zhì qìng xuán yuán huáng dì yù xiàng zhī zuò yìng zhì)

朝代:唐    作者: 王维

明君梦帝先,宝命上齐天。
秦后徒闻乐,周王耻卜年。
玉京移大像,金籙会羣仙。
承露调天供,临空敞御筵。
斗廻迎寿酒,山近起鑪烟。
愿奉无为化,斋心学自然。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奉和御制奉安圣像礼成 (fèng hé yù zhì fèng ān shèng xiàng lǐ chéng)

朝代:宋    作者: 夏竦

琳宫胥宇象清都,金阁丛楹閟宝符。
昭假僊游彰胄绪,范熔真像极规模。
精衷钦翼明威显,近辅恭迎茂典敷。
美应荐臻书不绝,灵期先定日无渝。
徘徊瑞羽临旌斾,夭矫飞龙上舳舻。
斋幄接神珪璧异,景舆迎圣羽仪殊。
荧煌宝座安三境,妪煦鸿恩下九衢。
深庆小臣叨奉跸,翠緌华组耀微躯。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动物

奉和圣制经河上公庙应制 (fèng hé shèng zhì jīng hé shàng gōng miào yìng zhì)

朝代:唐    作者: 张说

河上无名老,知非汉代人。
先探道德要,留待圣明辰。
玄妙为天下,清虚用谷神。
化将和气一,风与太初邻。
灵庙观遗像,仙歌入至真。
皇心齐万物,何处不同尘。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用韵送夔帅何侍郎以待制奉祠东归 其五 (yòng yùn sòng kuí shuài hé shì láng yǐ dài zhì fèng cí dōng guī qí wǔ)

朝代:宋    作者: 项安世

晋国心存绿野,莱公梦着横舟。
可奈紫宸墀下,春风催嘂班头。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用韵送夔帅何侍郎以待制奉祠东归 其二 (yòng yùn sòng kuí shuài hé shì láng yǐ dài zhì fèng cí dōng guī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项安世

芗火周王寿考,松阶舜目聪明。
愿足不求余地,梦回何处生兵。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用韵送夔帅何侍郎以待制奉祠东归 其三 (yòng yùn sòng kuí shuài hé shì láng yǐ dài zhì fèng cí dōng guī qí sān)

朝代:宋    作者: 项安世

种竹看成耆旧,栽花养就云来。
偶被东屯唤出,却遭浮白呼回。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用韵送夔帅何侍郎以待制奉祠东归 其四 (yòng yùn sòng kuí shuài hé shì láng yǐ dài zhì fèng cí dōng guī qí sì)

朝代:宋    作者: 项安世

万念头头灰冷,三田日日春妍。
晓起珠岩漱瀑,夜深玉海升烟。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用韵送夔帅何侍郎以待制奉祠东归 其一 (yòng yùn sòng kuí shuài hé shì láng yǐ dài zhì fèng cí dōng guī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项安世

瀼水横通江水,巴山直下巫山。
山水光中坐啸,犹嫌不似鸥闲。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谢制帅高卿剡四首 其四 (xiè zhì shuài gāo qīng yǎn sì shǒu qí sì)

朝代:宋    作者: 陈造

论世究德业,先生处其全。
谹议可断国,余功犹护边。
此行虽暂屈,衮职正急贤。
玺书起黄霸,摩眼待新年。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