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ūn rì èr jué qí èr
春日二绝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沈辽 (shěn liáo)

寂寂山间谁与言,闷搔短髪向香烟。
死灰朽木君知否,不似胡人面壁禅。

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jì jì shān jiān shuí yǔ yán , mēn sāo duǎn fà xiàng xiāng yān 。
sǐ huī xiǔ mù jūn zhī fǒu , bù sì hú rén miàn bì chán 。

抒情 哲思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在寂静的山间,有谁能与我交谈呢?我郁闷地挠着短发,望着香烟飘荡。
死灰朽木的我,你是否明白内心的苦闷?与胡人对坐静修相比,我可不像个真正的修行者。



总结:

诗人身处山间,感到孤寂,独自抽着香烟。他自我反省,感慨自己的平庸与烦恼,与胡人的深修相比,自己显得不够坚定。诗意表达了人生追求与现实困境之间的对比与思考。

赏析:这首诗《春日二绝 其二》是沈辽创作的古诗,通过极富意境的文字,表现了诗人在山间静思的情境以及对世事的感慨。
诗人首先以“寂寂山间谁与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间画面,强调了寂静与孤独。这种静谧的环境让人感到思考的宁静,与外界世事隔绝,似乎能够更好地反思自己。
接下来的一句“闷搔短髪向香烟”暗示了诗人的心境,他因为思考而感到闷闷不乐,犹如烟雾中的短髪人,寻找着一种出口或解脱。
然后诗中出现了“死灰朽木君知否”的描述,这句话将诗人的内心状态进一步深化。诗人自问是否明白自己的心境,是否像一株死灰朽木般无生气。这句话寓意着对自己内心的反思,反映了人生追求生机和活力的渴望。
最后两句“不似胡人面壁禅”则以对比的手法突显了诗人的内心状态。诗人不希望自己像“胡人”那样“面壁禅”,即在僧侣的修行中沉默思考,而是希望能够有所领悟,摆脱现状。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沈辽写的《春日二绝》系列:

还为您找到 1 首名为《春日二绝 其二》的诗:

本文作者沈辽介绍:🔈

沈辽(一○三二~一○八五),字叡达,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遘弟。初以兄任监寿州酒税,迁监内藏库。神宗熙宁初,爲审官西院主簿,出监明州市舶司,迁太常寺奉礼郎,改监杭州军资库,摄华亭县事。曾爲人书裙带,转辗爲神宗所见,以爲失去士大夫顾藉,御史遂劾以他事,削职爲民,流放永州(《按麈余话》卷一)。後遇赦徙池州,遂筑室秋浦齐山,名曰云巢。元丰八年卒,年五十四(《沈氏三先生文集》卷八《沈叡达墓志铭》)。与从叔沈括、兄遘,合称沈氏三先生。所着有《云巢编》二十卷(今本十卷)。《宋史》卷三三一有传。 沈辽诗,现有六卷,共四百七十一首,另有四首有题无诗,颇多散佚。本诗集,以浙江省图书馆藏明覆宋本《沈氏三先生集·云... 查看更多>>

沈辽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