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óu bǐ yì
筹笔驿 🔈

朝代:唐 (táng)    作者: 罗隐 (luó yǐn)

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千里山河轻孺子,两朝冠劒恨谯周。
唯余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傍驿流。

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pāo zhì nán yáng wéi zhǔ yōu , běi zhēng dōng tǎo jìn liáng chóu 。
shí lái tiān dì jiē tóng lì , yùn qù yīng xióng bù zì yóu 。
qiān lǐ shān hé qīng rú zǐ , liǎng cháo guān jiàn hèn qiáo zhōu 。
wéi yú yán xià duō qíng shuǐ , yóu jiě nián nián bàng yì liú 。

怀古 写人

籌筆驛

—— 羅隱

拋擲南陽爲主憂,北征東討盡良籌。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千里山河輕孺子,兩朝冠劒恨譙周。
唯餘巖下多情水,猶解年年傍驛流。

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pāo zhì nán yáng wéi zhǔ yōu , běi zhēng dōng tǎo jìn liáng chóu 。
shí lái tiān dì jiē tóng lì , yùn qù yīng xióng bù zì yóu 。
qiān lǐ shān hé qīng rú zǐ , liǎng cháo guān jiàn hèn qiáo zhōu 。
wéi yú yán xià duō qíng shuǐ , yóu jiě nián nián bàng yì liú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千里山河轻孺子,两朝冠劒恨谯周。
唯余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傍驿流。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英雄豪杰经历波折的故事。诗中提到南阳,表明主人公将南阳的局势作为最主要的忧虑,而他则北征东讨,尽全力筹谋。然而,尽管时势来临时天地都支持他,当运势转去时,英雄却不再自由。

诗中提到孺子轻视千里山河,意味着主人公视大好河山如轻薄之物,他的心思却被两朝的政治冠冕和剑术之恨所困扰。但只有岩下的流水情感丰富,它年复一年地陪伴在驿站旁,象征着主人公在风云变幻中始终能找到一份情感的寄托。

总之,这首诗以精炼的词句表达了一个英雄志士身世纷争的遭遇,以及他在荣耀和困苦之间的挣扎和沉思。同时,诗中的岩下流水也象征着生命中的情感纽带,它随着岁月的流逝,见证着岁月更迭,但它的情感却始终未变。

鉴赏:

  此诗一开头就联系诸葛亮,再联系筹笔驿作出高度的总括:“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诸葛亮因刘备三顾茅庐去请他,他抛弃了在南阳的隐居生活,为主公刘备分忧,出来辅佐刘备建功立业。北征东讨的运筹帷幄,他的计谋都是好的。这里主要是北征,筹笔驿是为伐魏运筹,是北征;东征是陪衬,不是指打东吴。刘备去打东吴,诸葛亮是反对的,他没有东讨。这里实际上是“南征北伐”,不说“南征北伐”而说“北征东讨”,因为上句已用了“南”字,为避开重复,所以这样说。

  二联“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时来句当战赤壁之战,当时孙权、刘备两家的兵力,联合起来也不能与曹操大军相比。只是倚靠了长江之险,曹操北方的军队不习水战。又靠了东风,好用火攻来烧毁曹军的战船取胜,这是利用天时地理来获胜,所以说“天地皆同力”。时运不济,像李商隐诗里说的:“关张无命欲何如?”关羽、张飞都早死了,不能帮助诸葛亮北伐,英雄也不由自主。

  三联“千里山河轻孺子,两朝冠剑恨谯周。”诸葛亮死后,魏将邓艾率军攻蜀,谯周劝后主投降。后主听了他的话投降了。蜀国千里山河,孺子阿斗轻轻地断送了。两朝冠剑:指在刘备和后主两朝的文臣武将,主要是指诸葛亮,他既管政事,又管军事,是两朝冠剑。他如有知,一定是恨谯周的。

  末联归结到筹笔驿:“唯余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傍驿流。”在驿亭的岩下水,还在傍驿流着,好像在怀念诸葛亮。

  这首诗先想到诸葛亮,写他的出山和北伐,肯定他的用兵“尽良筹”,这就跟筹笔驿的规划军事结合。既然是“尽良筹”,怎么他的出师有利有不利?这就开出二联,归于时运,时来才有利,运去就难办了。三联归到运去,于是孺子抛弃山河,谯周主张归降。归结到岩下水的多情。这里把诸葛亮规划的胜利和挫折归于时运。李商隐《筹笔驿》:“管乐有才真不黍,关张无命欲何如?”也认为北伐的所以不能成功,由于关张无命,不能帮助他北伐,也归结命运。温庭筠《经五丈原》:“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他称蜀国为下国,称魏国为中原,含有上国的意思。下国和中原对抗,含有大小强弱不同的意味,所以说“中原逐鹿不由人”,即认为偏处西南的弱小的下国要跟中原强大的魏国逐鹿,是不由人力的,即诸葛亮的北伐要用蜀国来统一中原,也非人力能达,这就不把北伐的不能成功归之于时运或天命了。这样的看法胜过两篇《筹笔驿》的看法。

  就写筹笔驿说,李商隐诗的开头:“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长为护储胥。”何焯批:“起二句即目前所见,觉武侯英灵奕奕如在。”看到筹笔驿上的猿鸟还像在畏筒书,风云长期在保护营栅,极力写出诸葛亮的英灵如在。这个开头是既切题又推尊诸葛亮,写得非常有力,不是罗隐的多情永傍驿流所能比的。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还为您找到 6 首名为《筹笔驿》的诗:

本文作者罗隐介绍:🔈

罗隐,字昭谏,余杭人。本名横,十上不中第,遂更名,从事湖南淮润,无所合。久之,归投钱鏐,累官钱塘令、镇海军掌书记、节度判官、盐铁发运副使、着作佐郎,奏授司勳郎。朱全忠以谏议大夫召,不行。魏博罗绍威推爲叔父,表荐给事中,年七十七卒。隐少聪敏,既不得志,其诗以风剌爲主,有《歌诗集》十四卷,《甲乙集》三卷,外集一卷。今编诗十一卷。 罗隐,字昭谏,余杭人。本名横,十上不中第,遂更名。从事湖南淮润,无所合,久之,归投钱鏐,累官钱塘令、镇海军掌书记、节度判官、盐铁发运副使、着作佐郎,奏授司勳郎。朱全忠以谏议大夫召,不行。魏博罗绍威推爲叔父,表荐给事中,年七十七卒。隐少聪敏,既不得志,其诗... 查看更多>>

罗隐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