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ì péng lái
醉蓬莱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赵鼎 (zhào dǐng)

破新正春到,五叶尧,弄芳初秀。
翦彩然膏,灿华筵如昼。
家庆图中,老莱堂上,竟祝翁遐寿。
喜气欢容,光生玉,香霏金兽。
谁会高情,淡然声利,一笑尘寰,万缘何有。
解组归来,访渔樵朋友。

pò xīn zhèng chūn dào , wǔ yè yáo , nòng fāng chū xiù 。
jiǎn cǎi rán gāo , càn huá yán rú zhòu 。
jiā qìng tú zhōng , lǎo lái táng shàng , jìng zhù wēng xiá shòu 。
xǐ qì huān róng , guāng shēng yù , xiāng fēi jīn shòu 。
shuí huì gāo qíng , dàn rán shēng lì , yī xiào chén huán , wàn yuán hé yǒu 。
jiě zǔ guī lái , fǎng yú qiáo péng yǒu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新春破晓,春风送暖,万物复苏。五叶尧花盛开,婉转婀娜,初次绽放。翦下五彩斑斓的花瓣,宛如膏沐的美玉,绚烂如同白昼的盛宴。家中喜庆的氛围映照在图画中,老长者端坐在莱堂之上,竟然为祝福的寿星提前庆贺。喜气洋洋的表情中,脸上透出光华,如同玉石一般璀璨,金兽香烟飘荡。有谁能够理解这份高尚的情感,淡然面对名利的诱惑,轻轻一笑,超越尘世的纷繁,世事万缘皆可放下。解下羁绊,归来之际,前去拜访渔樵的朋友,共话人生。

总结:

诗人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美好景象,以及家庭庆贺长者寿辰的欢乐场景。在热闹的喜庆之中,诗人思考人生的高远情怀,表达了超脱尘世纷扰的心境,以及对真挚友情的向往。诗意深远,抒发了人生哲思与情感。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赵鼎介绍:🔈

赵鼎的词:

词牌名「醉蓬莱」介绍:🔈

《醉蓬莱》,词牌名。又名《雪月交光》、《冰玉风月》。《乐章集》入“林钟商”。双片九十七字,前片十一句,后片十二句;前后片各四仄韵;前片第一、第五、第八三句,后片第六、第九两句,皆上一、下四句法。

相关诗词:

题四圣观小蓬莱 (tí sì shèng guān xiǎo péng lái)

朝代:宋    作者: 姚勉

湖光平接碧天开,浮世笙歌下往来。
个是蓬莱真绝顶,如何只道小蓬莱。

用蓬莱法酿酒成以四壶寄越州程给事三首 其二 (yòng péng lái fǎ niàng jiǔ chéng yǐ sì hú jì yuè zhōu chéng gěi shì sān shǒu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赵拚

武林新酝效蓬莱,莫把梨花较绿醅。
安得逢春命高会,大家同入醉乡来。

咏物 抒情

蓬莱阁醉归 (péng lái gé zuì guī)

朝代:宋    作者: 张伯玉

蓬莱阁上醉归时,犹索芳樽步步随。
啼鸟似来留翠佩,旁人笑为整花枝。
腰闲半嚲黄金印,头上斜欹白接䍦。
拍手向他宾从道,使君未老莫扶持。

蓬莱阁归醉 (péng lái gé guī zuì)

朝代:宋    作者: 陈公辅

蓬莱阁上醉归时,犹索芳樽步步随。
啼鸟似来留翠佩,旁人笑为整花枝。
腰间半嚲黄金印,头上斜欹白接䍦。
拍手向他宾从道,使君未老莫扶持。

主台州崇道观 (zhǔ tái zhōu chóng dào guàn)

朝代:宋    作者: 项安世

蓬莱别後六经春,新赐丹邱作羽人。
恰似昔人东望处,蓬莱径隔几由旬。

再登蓬莱阁 其二 (zài dēng péng lái gé qí èr)

朝代:宋    作者: 释绍嵩

野水弥漫绿涨川,乱云如兽出山前。
天生一本徐熙画,全是蓬莱十月天。

再登蓬莱阁 其一 (zài dēng péng lái gé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释绍嵩

不到蓬莱又几时,且搘筇杖看云移。
等闲遇事成歌咏,人道新诗胜旧诗。

一线泉 (yī xiàn quán)

朝代:宋    作者: 李志甫

蓬莱顶上几相逢,常恨山高目力穷。
此地纡回泉一线,蓬莱却在有无中。

蓬莱阁 (péng lái gé)

朝代:宋    作者: 王十朋

祖龙车辙遍尘寰,只道蓬莱在海间。
空上望秦山上望,不知此处是神山。

动物

和孔司封题蓬莱阁 (hé kǒng sī fēng tí péng lái gé)

朝代:宋    作者: 沈立

拂云高阁拟蓬莱,面向稽山监水开。
文举清尊无限乐,微之佳句不胜才。
屡尝雪夜凭朱槛,几对花天醉绿杯。
明主未容休退去,会须重乞一麾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