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ú fǔ wǔ shǒu qí èr
渔父五首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赵拚 (zhào pīn)

月印苍波入夜寒,寂寥灯火水天宽。
儿孙未解谙风色,几度船头失钓竿。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yuè yìn cāng bō rù yè hán , jì liáo dēng huǒ shuǐ tiān kuān 。
ér sūn wèi jiě ān fēng sè , jǐ dù chuán tóu shī diào gān 。

写景 抒情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月亮映照在苍茫的波涛中,夜晚的寒冷渗入骨髓。寂寥的景象中,灯火映照在水面上,天空开阔无垠。儿孙们尚未领悟风景的美妙,几次船头上的钓竿失去了。

全诗的主题是夜晚的寂寥和孤独。诗人通过描述夜晚的冷寂和水面上的灯火,描绘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诗中提到的儿孙们未能领悟风景的意味,暗示了人们对于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欣赏和理解需要经验和时间的积累。最后,船头上失去的钓竿象征了诗人自己在探索和追求中遭遇的挫折和失落。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寓意,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思考。

赏析:这首诗《渔父五首 其二》写景深入人心,描绘了夜晚的渔父孤独捕鱼的情景。诗人运用月色、寂寥、灯火等词语,烘托出夜晚的宁静和辽阔。诗中的“儿孙未解谙风色”表达了渔父孤独的心境,他的家人还不懂得夜晚的寂静和广袤,不了解他在水天之间的艰辛。最后两句“几度船头失钓竿”,则表现了渔父在捕鱼时的辛勤劳作,也突显了他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无助。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赵拚写的《渔父五首》系列:

本文作者赵拚介绍:🔈

赵拚(一○○八~一○八四),字阅道(一作悦道),号知非子,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县)人。仁宗景佑元年(一○三四)是士,除武安军节度推官。历知崇安、海陵、江原三县,通判泗洲。至和元年(一○五四),召爲殿中侍御史。嘉佑元年(一○五六),出知睦州,移梓州路转运使,旋改益州。召爲右司谏,因论事出知虔州。英宗即位,奉使契丹,还,进河北都转运使。治平元年(一○六四),出知成都。神宗立,以知谏院召还,秋,擢参知政事。熙宁三年(一○七○),因反对青苗法去位。历知杭州、青州、成都、越州,复徙杭州。元丰二年(一○七九)二月,以太子少保致仕。退居於衢。七年卒,年七十七。谥清献。有《清献集》十卷。事见《东坡集》卷三八《赵... 查看更多>>

赵拚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