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áng dé chén jiàn hé xiǎo qíng cháng jù yòng yùn fèng chóu qí sān
杨得臣见和晓晴长句用韵奉酬 其三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周紫芝 (zhōu zǐ zhī)

归心何事等摇旌,叔起能诗近有声。
岂料从游如梦寐,不知风雨过清明。
拍浮我自堪娯老,矍铄谁应更请行。
此去定交君见许,为歌伐木赋鸣莺。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guī xīn hé shì děng yáo jīng , shū qǐ néng shī jìn yǒu shēng 。
qǐ liào cóng yóu rú mèng mèi , bù zhī fēng yǔ guò qīng míng 。
pāi fú wǒ zì kān yú lǎo , jué shuò shuí yìng gèng qǐng xíng 。
cǐ qù dìng jiāo jūn jiàn xǔ , wèi gē fá mù fù míng yī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归心等待什么时候才能摇动旌旗,叔起的诗歌近来真有声音。
怎么预料得到,从游逍遥如同梦中醒来,却不知道风雨已经过去,清明时节已至。
击浮的我自认为还可以娱乐自己直至老去,但是矍铄的谁会更应该请出行?
此行定会与朋友相见,并为之歌唱,写下伐木之赋,引来鸣莺的歌声。
全文总结:诗人归心渴望某件事情的到来,他赞赏叔起的诗歌有真切的感染力。他意外地发现自己在游历中如同梦一般,不知不觉错过了清明时节。诗人坦然接受自己的老去,但却疑惑着谁会更适合踏上新的旅程。他有着决定与友人相见的计划,并准备写歌颂伐木的赋文,引来鸣莺的歌声。

赏析::
这首诗《杨得臣见和晓晴长句用韵奉酬 其三》是周紫芝所作,表达了诗人的欣然归心和对友人杨得臣的赞美之情。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诗中的第一句“归心何事等摇旌”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归属感和追求卓越的渴望。作者以“归心”来开篇,强调了自己内心的回归和坚守,这种“归心”意味着追求道德、真理和美的信念。而“等摇旌”则表现出诗人渴望与友人共同追求卓越,携手前行的决心。
第二句“岂料从游如梦寐”用词巧妙,将友人杨得臣的诗才比喻成“如梦寐”,意味着他的才情出众,令人惊叹。然而,“不知风雨过清明”则传达了友人与诗人相隔的遥远,表现出友情的珍贵和难以维系的感觉。
第三句“拍浮我自堪娯老”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情的自信,认为自己能够在老年时依然保持活力。而“矍铄谁应更请行”则是对友人杨得臣的赞美,认为他仍然充满活力,有更多的创作和前行。
最后一句“此去定交君见许,为歌伐木赋鸣莺”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的期待和祝愿,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交往和合作,共同创作出更多美好的诗篇。
标签:
抒情、友情、期望、赞美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周紫芝写的《杨得臣见和晓晴长句用韵奉酬》系列:

本文作者周紫芝介绍:🔈

周紫芝(一○八二~?),字少隐,号竹坡居士、静观老人、蝇馆主人,宣城(今属安徽)人。早年两次赴礼部试,不第。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曾应诏上书(《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以廷对第三释褐(《宋史翼》卷二七)时年六十一(本集卷二《闷题》注“壬戌岁始得官,时年六十一”)。十五年,以右迪功郎爲尚书礼、兵部架阁(本集卷六一《尚书六部架阁》)。十七年爲详定一司敕令所删定官兼权实录院检讨(同上书《实录院种木》)。二十一年,出知兴国军(同上书《妙香寮》)。秩满定居九江,约卒于绍兴末,年近八十。紫芝爲诗推崇梅尧臣、苏轼,强调当先严格律然後及句法,爲苏黄门庭後劲。但因集中多有谄谀秦桧父... 查看更多>>

周紫芝的诗:

周紫芝的词:

  • 水龙吟

    黄金双阙横空,望中隐约三山眇。春皇欲...

  • 水龙吟

    楚山千叠浮空,楚云只在巫山往。鸾飞凤...

  • 水龙吟

    楚山木落风高,暮云黯黯孤容瘦。天晴似...

  • 浣溪沙

    近腊风光一半休。南枝未动北枝愁。嫦娥...

  • 浣溪沙

    欲醉江梅兴未休。待春瓮洗春愁。不成欢...

  • 浣溪沙

    无限春情不肯休。江梅未动使人愁。东昏...

  • 浣溪沙

    水上鸣榔不系船。醉来深闭短篷眠。潮生...

  • 浣溪沙

    多病嫌秋怕上楼。苦无情绪懒抬头。雁来...

  • 浣溪沙

    新翻碧玉壶。水精钗袅绛纱符。吴姬亲手...

  • 浣溪沙

    学画双蛾苦未成。鬓云新结翠鬟轻。伴人...

  • 周紫芝宋词全集>>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