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án pàn chūn jiāng lǎo sì shǒu qí èr
岩畔春将老四首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释守卓 (shì shǒu zhuó)

岩畔春将老,残花自点苔。
牛头峰下客,曾见祖师来。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yán pàn chūn jiāng lǎo , cán huā zì diǎn tái 。
niú tóu fēng xià kè , céng jiàn zǔ shī lái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岩畔的春天即将逝去,残留的花朵自生苔藓。在牛头峰下,有一位游客曾经见过祖师前来。
总结:这句古文描绘了春天即将过去的景象,岩畔的花已经凋谢,只剩下残留的花瓣覆盖在苔藓上。在牛头峰下,一位游客曾经见过祖师前来。整个句子表达了岁月流转、自然变化的意象,以及祖师的高尚品德引发的尊敬之情。

赏析:这首诗《岩畔春将老四首 其二》是由释守卓创作的,表达了春天即将逝去,留下残花点缀在苔地上的景象。诗中牛头峰下的客人,曾经目睹过祖师的到来,暗示了佛教禅宗的传承和时间的流逝。
诗人以岩畔的景色为背景,将春天的老去与残花点苔相结合,表达了时光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同时,提到牛头峰下的客人,以及曾经见过祖师,暗示了佛教禅宗的传承和弟子们对祖师的景仰。
整首诗通过简洁而抒情的语言,巧妙地表达了自然界的变化和人生的无常。同时,通过牛头峰和祖师的提及,增加了诗的深度和内涵。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释守卓写的《岩畔春将老四首》系列:

本文作者释守卓介绍:🔈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监懃禅师请居第一座。後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爲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所附介谌撰《行状》,《嘉泰普灯录》卷一○、《五灯会元》卷一八有传。 守卓诗,以《语录》中《偈颂》部分编爲第一卷,散见... 查看更多>>

释守卓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