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ú zhèng sù gōng wǎn gē cí sān shǒu qí sān
吴正肃公挽歌辞三首 其三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司马光 (sī mǎ guāng)

念昔少年日,谬登君子堂。
重言何以称,厚德不能忘。
玉麈声容在,泉台岁月长。
凭谁寄清泪,为我洒松冈。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niàn xī shào nián rì , miù dēng jūn zǐ táng 。
chóng yán hé yǐ chēng , hòu dé bù néng wàng 。
yù zhǔ shēng róng zài , quán tái suì yuè cháng 。
píng shuí jì qīng lèi , wèi wǒ sǎ sōng gāng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念念不忘自己年轻时的日子,我错误地登上了君子堂。
为何多次强调自己的名声,因为我要铭记自己的高尚品德。
像美玉一样美好的声音和仪容,保存在我心中,岁月悠长。
我将依靠谁来寄托我的悲伤泪水,为我洒在松树丛间呢。



总结:

作者回忆过去的少年时光,称自己误登君子堂,但仍强调要坚守厚德美行。他心中珍藏着美好的声音与容颜,并期盼有人能为他洒泪,代表他表达悲伤之情。

赏析:这首诗是司马光所作,题材为挽歌辞,表达了对已故吴正肃公的哀思和怀念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
首句以“念昔少年日”开篇,以回忆过去的少年时光为引子,立即勾画出诗人与吴正肃公的深厚友情。接着,“重言何以称,厚德不能忘”,强调吴正肃公的德行高尚,使人难以用言语尽述。这两句点明了诗人对吴正肃公的景仰之情。
第二句“玉麈声容在,泉台岁月长”,通过玉麈的声音和泉台的岁月两个意象,表达了吴正肃公的名声和影响力长久不衰。这里的“声容”既指其声誉,又指其容颜,强调了他的卓越之处。
最后两句“凭谁寄清泪,为我洒松冈”,表现出诗人对吴正肃公的深切哀思。诗人感到无法用言辞表达自己的悲痛之情,只能寄托于清泪,并将清泪洒在松冈之上,以示追思之意。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司马光写的《吴正肃公挽歌辞三首》系列:

还为您找到 1 首名为《吴正肃公挽歌辞三首 其三》的诗:

本文作者司马光介绍:🔈

司马光(一○一九~一○八六),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仁宗景佑五年(一○三八)进士。初仕苏州签判。父死服除,改武成军签判。庆历六年(一○四六),以庞籍荐授馆阁校勘,後受庞籍辟爲并州通判。召还爲开封府推官,累除知制诰,天章阁待制,知谏院。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爲龙图阁直学士。神宗即位,擢翰林学士。熙宁三年(一○七○),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出知永兴军,改判西京留司御史台。六年,以端明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居洛阳,主编《资治通鉴》。哲宗即位,召主国政,元佑元年,拜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卒于位,年六十八。赠温国公,谥文正。有文集八十卷,杂着多种。事见《东坡全集... 查看更多>>

司马光的诗:

司马光的词: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