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én xǐ guān zhōng bīng bèi hé dōng
闻徙关中兵备河东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刘敞 (liú chǎng)

胡兵绝当路,戍卒下河源。
烽火飞狐口,旌旗积鴈门。
和亲固下策,薄伐本中原。
谁断匈奴臂,非无国士恩。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hú bīng jué dāng lù , shù zú xià hé yuán 。
fēng huǒ fēi hú kǒu , jīng qí jī yàn mén 。
hé qīn gù xià cè , báo fá běn zhōng yuán 。
shuí duàn xiōng nú bì , fēi wú guó shì ē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胡兵绝了回归的路,戍卒下守河源。
烽火像狐狸一样在山口飞舞,旌旗拥挤在鴈门之间。
和亲虽然是一种平和的策略,但对匈奴来说,攻打中原才是更为薄弱的目标。
谁能战胜匈奴,除非是有国士之仁和功德。



总结:

这古文表达了对胡兵的困境和匈奴的强势,以及和亲与薄伐本中原的不同策略。文中还强调了匈奴胜过的唯有有德有功的国士。

赏析:: 这首诗《闻徙关中兵备河东》是刘敞创作的,描写了当时的战事和政治情境。通过诗中的描述,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紧张局势和政治决策的重要性。
首先,诗中提到了胡兵阻断了通往关中的道路,戍卒不得不退守河源。这表现了当时北方边境的危机,胡兵的威胁让国家不得不采取行动来保卫关中地区。
接着,诗中描述了烽火在狐口飞扬,旌旗在鴈门积聚。这些图像增强了战争的紧迫感,烽火、旌旗是战争中常见的元素,显示了军队的骄勇和壮丽。
然后,诗中提到了政治决策,即和亲策略被采纳,而薄伐敌人的策略被抛弃。这反映了当时政府为了国家的利益而做出的决策,力求维护国家的安宁和稳定。
最后,诗中提到了一个不明身份的国士断匈奴臂,显示了国家对这位国士的感激之情。这种感激可能源于这位国士的英勇行为或智慧决策,有助于国家摆脱危机。
标签: 军事、政治、感激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本文作者刘敞介绍:🔈

刘敞(一○一九~一○六八),字原父,或作原甫,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皇佑三年(一○五一),迁太子中允、直集贤院。至和元年(一○五四),迁右正言、知制诰。二年,奉使契丹。三年,出知扬州。岁余,迁起居舍人徙知郓州、兼京东西路安抚使。旋召还纠察在京刑狱。嘉佑四年(一○五九),知贡举。五年,以翰林侍读学士充永兴军路安抚使、兼知永兴军府事。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改集贤院学士、恒南京留守司御史台。神宗熙宁元年卒於官,年五十(《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五《集贤院学士刘公墓志铭》)。有《公是集》七十五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成五十四卷,其中诗二十七卷... 查看更多>>

刘敞的诗:

刘敞的词:

相关诗词:

闻夏太尉自长安徙备西边 (wén xià tài wèi zì cháng ān xǐ bèi xī bian)

朝代:宋    作者: 刘敞

防秋未得还,战士出长安。
地利山河险,天时关塞寒。
羌夷避飞将,天子倚良翰。
见说成功近,秦中意似寛。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送方岩夫四首 其一 (sòng fāng yán fū sì shǒu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方回

河南徙歙徙浮光,逮徙莆田派愈长。
六出长官刺史百,端平最数铁庵方。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闻王师破洮河城获鬼章 (wén wáng shī pò táo hé chéng huò guǐ zhāng)

朝代:宋    作者: 孔武仲

盛德包荒与古同,十年关塞古洮戎。
神兵合?来天上,猛虎逡巡落槛中。
蜀境粗偿关羽恨,汉津今奏武皇功。
城阴却叹周南滞,梦想鵷行紫禁东。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送朔方何侍郎 (sòng shuò fāng hé shì láng)

朝代:唐    作者: 宋之问

闻道云中使,乘骢往复还。
河兵守阳月,塞虏失阴山。
拜职尝随骠,铭功不让班。
旋闻受降日,歌舞入萧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秋日经潼关感寓 (qiū rì jīng tóng guān gǎn yù)

朝代:唐    作者: 武元衡

昔年曾逐汉征东,三授兵符百战中。
力保山河嗟下世,秋风牢落故营空。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闻报自崖徙雷成一章 (wén bào zì yá xǐ léi chéng yī zhāng)

朝代:宋    作者: 穆修

从来崖贬断还期,闻徙警雷衆共疑。
却讶有虞刑政错,四凶何事不量移。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东松庵观岳武穆遗碑 (dōng sōng ān guān yuè wǔ mù yí bēi)

朝代:宋    作者: 钱时

虎视关河指日平,东松岭路小提兵。
奸臣误国英雄死,千古遗碑夕照明。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次韵富季申雪中即事时闻北敌起兵京师戒严二首 其一 (cì yùn fù jì shēn xuě zhōng jí shì shí wén běi dí qǐ bīng jīng shī jiè yán èr shǒu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赵鼎

东风花万点,落我酒盃间。
欲和郢中曲,先頽坐上山。
威棱徒料峭,生意自斓斑。
谁是淮西将,提兵夜斩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感河上兵 (gǎn hé shàng bīng)

朝代:唐    作者: 张祜

一闻河塞上,非是欲权兵。
首尾诚须畏,膏肓慎勿轻。
多门徒可入,尽室且思行。
莫为无媒者,沧浪不濯缨。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壶关道中作 (hú guān dào zhōng zuò)

朝代:唐    作者: 韦庄

处处兵戈路不通,却从山北去江东。
黄昏欲到壶关寨,匹马寒嘶野草中。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