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í dà yuán ān qí èr
题大圆庵 其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李复 (lǐ fù)

焚香置榻拂氍毹,困倚蒲团坐结趺。
丈室曾瞻一居士,台山岂有两文殊。
信心自得超三界,明眼何尝滞四隅。
伯雪相逢能目击,电机已笑涉泥涂。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fén xiāng zhì tà fú qú shū , kùn yǐ pú tuán zuò jié fū 。
zhàng shì céng zhān yī jū shì , tái shān qǐ yǒu liǎng wén shū 。
xìn xīn zì dé chāo sān jiè , míng yǎn hé cháng zhì sì yú 。
bǎi xuě xiāng féng néng mù jī , diàn jī yǐ xiào shè ní tú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焚香放在榻上,拂去尘土。我困倚在蒲团上,坐着盘腿。
丈夫曾经见过一个居士,台山上怎会有两个文殊菩萨。
他的信心得到自在,超越了三界烦恼;他的眼光何曾局限于四方。
伯雪相遇时能够亲眼目睹,电机已然嬉笑着涉过泥泞。
全文总结:这篇古文描述了一个居士的修行境界和洞察力。他信心坚定,心境超越了尘世的束缚,眼光开阔不受限于局促的四方。与另一位伯雪相遇时,能够亲眼目睹对方的卓越表现,让人赞叹不已。

赏析:: 这首诗是李复创作的《题大圆庵 其二》。诗人以描述大圆庵中的一位居士为主题,表达了他的虔诚和智慧。
首句描写了居士在庵内的情景,焚香置榻,拂去榻上的氍毹,显示了他的虔诚和精致的生活方式。他坐在蒲团上,似乎正在冥想修行。
接下来的句子提到了丈室,这里指的是大圆庵,曾经有一位居士住在这里。台山指的是大圆庵所在的地方,表明这里曾有过文殊菩萨的道场,而现在又有一位居士在此修行。这种呼应和对比,强化了居士的虔诚和对信仰的坚守。
接着诗中表现了居士的精神境界,他的信心自得超越了三界,明眼不受四隅的局限。这表达了他在修行中达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眼光也超越了平凡。
最后两句提到了伯雪,可能指的是一位有名的居士,他与这位居士相逢,能够目击伯雪的修行境界,而电机则笑着涉足泥涂。这里可能是在表达伯雪已经达到了高深的修行境界,而普通人却仍然在尘世间挣扎。
标签: 抒情、宗教、修行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李复写的《题大圆庵》系列:

本文作者李复介绍:🔈

李复(一○五二~?)(《潏水集》卷八《恭人范氏墓志铭》),字履中,号潏水先生,原籍开封祥符(今河南开封),因其先人累官关右,遂爲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同上书《李居士墓志铭》)。与张舜民、李昭玘等爲文字交。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五年,摄夏阳令。哲宗元佑、绍圣间历知潞、亳、夔等州。元符二年(一○九九),以朝散郎管勾熙河路经略安抚司机宜文字。徽宗崇宁初,迁直秘阁、熙河转运使。三年(一一○四)知郑、陈二州。四年,改知冀州;秋,除河东转运副使。靖康之难後卒。撰有《潏水集》四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六卷,其中诗八卷。事见《潏水集》附录宋钱端礼撰《书潏水集後》及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 查看更多>>

李复的诗: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