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路疑霜雪”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水路疑霜雪”出自哪首诗?

答案:水路疑霜雪”出自: 唐代 杜甫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一》,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shuǐ lù yí shuāng xuě ,诗句平仄: 仄仄平平仄

问题2:“水路疑霜雪”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水路疑霜雪”的上一句是: 攀桂仰天高 , 诗句拼音为: pān guì yǎng tiān gāo ,诗句平仄: 仄仄平平仄

问题3:“水路疑霜雪”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水路疑霜雪”的下一句是: 林栖见羽毛 , 诗句拼音为: lín qī jiàn yǔ máo ,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水路疑霜雪”全诗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一 (bā yuè shí wǔ yè yuè èr shǒu yī)

朝代:唐    作者: 杜甫

满目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mǎn mù fēi míng jìng , guī xīn zhé dà dāo 。
zhuǎn péng xíng dì yuǎn , pān guì yǎng tiān gāo 。
shuǐ lù yí shuāng xuě , lín qī jiàn yǔ máo 。
cǐ shí zhān bái tù , zhí yù shù qiū háo 。

“水路疑霜雪”繁体原文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一

滿目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水路疑霜雪”韵律对照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满目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水路疑霜雪”全诗注音

mǎn mù fēi míng jìng , guī xīn zhé dà dāo 。

满目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zhuǎn péng xíng dì yuǎn , pān guì yǎng tiān gāo 。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shuǐ lù yí shuāng xuě , lín qī jiàn yǔ máo 。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cǐ shí zhān bái tù , zhí yù shù qiū háo 。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水路疑霜雪”全诗翻译

译文:

窗外是满月,明镜里也是满月,思乡的情绪如同刀在心头乱割!
辗转流离,家乡越来越远;桂花攀折,天空如此远阔!
归去吧!路上的霜露像雪一样洁白,林中栖息的小鸟正梳理着羽毛。
看着那月宫中的兔儿,正在明亮的月光下,悠闲地数着新生白毛。

圆月慢慢落下巫山深峡,犹自被白帝城衔挂着。
江上雾气沉沉,江浦昏暗,但是车轮一样倾斜的圆月依然把半座楼照得通明。
兵营里士兵的刁斗敲响了催晓的声音,月宫的蟾蜍也自然倾斜。
圆月如同张满的弓,苍白的魂魄不仅仅照耀汉家营盘。


“水路疑霜雪”总结赏析

评析

  这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此组诗主调应该是悲伤苍凉的。第一首诗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归心折大刀”说的是吴刚在月宫被罚砍桂花树,杜甫猜想,吴刚也不是情愿砍树,一心想回到人间来。归去之心,竟然折断了砍树的大刀。“蓬”,蓬草,遇风飞转,故叫“飞蓬”。这里诗人用“转蓬”遇风飞转的形象,比喻自己飘泊不定的生活,隐示自己羁旅漂泊的苦味。由景入情,转篷象征漂泊无依的情感,杜甫空有归心只可惜无处还乡的凄凉。“行地远”指诗人自己当时处在偏远的夔州。诗人借此表达了反对战乱的思想。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极力写月亮之亮,进一步反衬自己思念远征的亲人,祈愿平息战争,国泰民安。末两句,“直”通“特”,“简直”的意思。“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意为,这个时候仰望玉兔(指月亮),简直会数得清它的毫毛,形容月亮的明亮。第一首诗采用了反衬手法,在鲜明的比照中,表露了避乱生涯中的愁闷。

  第二首诗全诗写景,景中见情。“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描写的月光给人的感觉是苍茫的,悲凉的。“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刁斗声起,让诗人想起离乡戍边的“汉家营”里的士卒,更想到了普天下在战乱中背景离乡的劳苦大众。忧己更忧民,这正表现了杜甫的伟大之处。


“水路疑霜雪”诗句作者杜甫介绍: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爲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後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爲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爲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於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於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於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爲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更多...

“水路疑霜雪”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