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景德传灯录》作「似」)直求真”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不是(《景德传灯录》作「似」)直求真”出自哪首诗?

答案:不是(《景德传灯录》作「似」)直求真”出自: 唐代 庞藴 《居士见僧讲金刚经至无我无人居士问云既无我无人是谁讲谁听座主无语乃与颂曰》, 诗句拼音为: bú shì ( 《 jǐng dé chuán dēng lù 》 zuò 「 sì 」 ) zhí qiú zhēn

问题2:“不是(《景德传灯录》作「似」)直求真”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不是(《景德传灯录》作「似」)直求真”的上一句是: 劝师(《景德传灯录》卷八作「君」)休历坐 , 诗句拼音为: quàn shī ( 《 jǐng dé chuán dēng lù 》 juàn bā zuò 「 jūn 」 ) xiū lì zuò

问题3:“不是(《景德传灯录》作「似」)直求真”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不是(《景德传灯录》作「似」)直求真”的下一句是: 金刚般若性 , 诗句拼音为: jīn gāng bān ruò xìng ,诗句平仄:

“不是(《景德传灯录》作「似」)直求真”全诗

居士见僧讲金刚经至无我无人居士问云既无我无人是谁讲谁听座主无语乃与颂曰 (jū shì jiàn sēng jiǎng jīn gāng jīng zhì wú wǒ wú rén jū shì wèn yún jì wú wǒ wú rén shì shuí jiǎng shuí tīng zuò zhǔ wú yǔ nǎi yǔ sòng yuē)

朝代:唐    作者: 庞藴

无我复无人,作麽有疎亲。
劝师(《景德传灯录》卷八作「君」)休历坐,不是(《景德传灯录》作「似」)直求真
金刚般若性,外绝一纤尘。
我闻并信受,总是假名陈。
(同前书卷上)。

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

wú wǒ fù wú rén , zuò mó yǒu shū qīn 。
quàn shī ( 《 jǐng dé chuán dēng lù 》 juàn bā zuò 「 jūn 」 ) xiū lì zuò , bú shì ( 《 jǐng dé chuán dēng lù 》 zuò 「 sì 」 ) zhí qiú zhēn 。
jīn gāng bān ruò xìng , wài jué yī xiān chén 。
wǒ wén bìng xìn shòu , zǒng shì jiǎ míng chén 。
( tóng qián shū juàn shàng ) 。

“不是(《景德传灯录》作「似」)直求真”繁体原文

居士見僧講金剛經至無我無人居士問云既無我無人是誰講誰聽座主無語迺與頌曰

無我復無人,作麽有疎親。
勸師(《景德傳燈錄》卷八作「君」)休歷坐,不是(《景德傳燈錄》作「似」)直求真。
金剛般若性,外絕一纖塵。
我聞並信受,總是假名陳。
(同前書卷上)。

“不是(《景德传灯录》作「似」)直求真”全诗注音

wú wǒ fù wú rén , zuò mó yǒu shū qīn 。

无我复无人,作麽有疎亲。

quàn shī ( 《 jǐng dé chuán dēng lù 》 juàn bā zuò 「 jūn 」 ) xiū lì zuò , bú shì ( 《 jǐng dé chuán dēng lù 》 zuò 「 sì 」 ) zhí qiú zhēn 。

劝师(《景德传灯录》卷八作「君」)休历坐,不是(《景德传灯录》作「似」)直求真。

jīn gāng bān ruò xìng , wài jué yī xiān chén 。

金刚般若性,外绝一纤尘。

wǒ wén bìng xìn shòu , zǒng shì jiǎ míng chén 。

我闻并信受,总是假名陈。

( tóng qián shū juàn shàng ) 。

(同前书卷上)。

“不是(《景德传灯录》作「似」)直求真”全诗翻译

译文:
无我复无人,作麽有疏亲。
劝师(《景德传灯录》卷八作「君」)休历坐,不是(《景德传灯录》作「似」)直求真。
金刚般若性,外绝一纤尘。
我闻并信受,总是假名陈。
(同前书卷上)。

没有自我,也没有他人,为何会有疏离和亲近之感?
劝导师傅,请停止冥思苦想,不是直接追求真相。
金刚般若的本性超越了一切微尘的存在。
我听闻并相信,这一切都只是虚假的名相。
(同前书卷上)。

全诗概述:
这首诗以几句简洁的话语探讨了禅宗思想中的一些核心概念。作者表达了超越自我和他人之间的界限,思考人际关系中的疏离和亲近之感。他劝导师傅不要过度沉思,而是直接追求真相。作者提到了金刚般若的本性,暗示其超越了尘世中的一切瑣碎之物。最后,他表示自己听闻并相信,所有的事物都只是虚假的名相。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禅宗思想的精髓,寓意深远。

“不是(《景德传灯录》作「似」)直求真”总结赏析

这首诗《居士见僧讲金刚经至无我无人座主无语乃与颂曰》是庞藴创作的,表现了佛经中关于无我无人的哲理,以及修行者对于真理的探索和领悟。以下是赏析:
这首诗以佛经《金刚经》的教义为基础,通过诗人的笔触,深刻地探讨了无我和无人的概念。诗中的“无我复无人”强调了佛法中的重要原则,即人们所感知的自我和他人都是虚幻的,是存在于幻象之中的。这一观点反映了佛教中对于解脱和超越世俗的渴望。
诗人在诗中提到“作麽有疎亲”,意味着在超越个体自我之后,一切都成为平等,没有了分隔和差异,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和亲近都失去了意义。这表达了修行者超越世俗情感和偏见的追求。
“劝师休历坐,不是直求真”这句话告诉我们,虽然修行者追求真理,但真理不是可以通过坐而来的,需要更深入的思考和实践。诗人在此提醒人们要远离死板的宗教仪式,而是要通过深入的思考和内省来寻求真理。
接下来的几句强调了金刚般若性,指出这种觉悟的本质是超越一切尘俗,是纯粹的。这与佛教中金刚经中所阐述的教义相符,金刚经强调的是彻底的智慧和觉悟。
最后一句“我闻并信受,总是假名陈”再次强调了觉悟的本质是超越语言和概念的,无法用言语来完全表达。修行者只能通过亲身体验和信仰来理解这一真理。

“不是(《景德传灯录》作「似」)直求真”诗句作者庞藴介绍:

庞藴,字道玄,衡州衡阳县人。贞元初,谒石头迁有省,迁问曰:“子以缁耶?素耶?”藴曰:“愿从所慕。”遂不剃染,世号庞居士。诗七首。更多...

“不是(《景德传灯录》作「似」)直求真”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