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难随声应”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急难随声应”出自哪首诗?

答案:急难随声应”出自: 宋代 释遵式 《改祭修斋决疑颂 第七疑:改祭之後,忽遇灾祸,既已舍神,求谁救护耶?颂曰:》,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jí nàn suí shēng yìng ,诗句平仄: 仄仄平平仄

问题2:“急难随声应”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急难随声应”的上一句是: 八部护君身 , 诗句拼音为: bā bù hù jūn shēn ,诗句平仄: 仄仄平平仄

问题3:“急难随声应”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急难随声应”的下一句是: 唯除不信人 , 诗句拼音为: wéi chú bù xìn rén ,诗句平仄:仄平仄仄平

“急难随声应”全诗

改祭修斋决疑颂 第七疑:改祭之後,忽遇灾祸,既已舍神,求谁救护耶?颂曰: (gǎi jì xiū zhāi jué yí sòng dì qī yí : gǎi jì zhī hòu , hū yù zāi huò , jì yǐ shè shén , qiú shuí jiù hù yē ? sòng yuē :)

朝代:宋    作者: 释遵式

专持菩萨号,八部护君身。
急难随声应,唯除不信人。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zhuān chí pú sà hào , bā bù hù jūn shēn 。
jí nàn suí shēng yìng , wéi chú bù xìn rén 。

“急难随声应”繁体原文

改祭修齋决疑頌 第七疑:改祭之後,忽遇災禍,既已捨神,求誰救護耶?頌曰:

專持菩薩號,八部護君身。
急難隨聲應,唯除不信人。

“急难随声应”韵律对照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专持菩萨号,八部护君身。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急难随声应,唯除不信人。

“急难随声应”全诗注音

zhuān chí pú sà hào , bā bù hù jūn shēn 。

专持菩萨号,八部护君身。

jí nàn suí shēng yìng , wéi chú bù xìn rén 。

急难随声应,唯除不信人。

“急难随声应”全诗翻译

译文:
我专心念佛菩萨的名号,八部神明保护着君王的身体。在紧急困难时,他们会依照我的呼唤而响应,只有不诚实不可信之人会被排除在外。

全诗概括:诗人表达了专心念佛菩萨名号的决心,并相信八部神明会保佑君主,在困难时刻提供援助。只有那些不诚实、不可信的人才会被排除在外。诗歌中体现了信仰和忠诚的主题。

“急难随声应”总结赏析

《改祭修斋决疑颂 第七疑:改祭之後,忽遇灾祸,既已舍神,求谁救护耶?颂曰:》这首诗由释遵式创作,通过表达修斋改祭后的灾祸疑惑,探讨了信仰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同时强调了菩萨的护佑。
这首诗可以被标记为 "抒情" 和 "宗教"。
在这首诗中,诗人首先表明自己专心持守菩萨的号,八部神明庇佑着他的身体。这里的抒情情感表现在诗人对菩萨的虔诚信仰,以及对宗教信仰的真挚表达。他相信菩萨会在难关来临时回应他的呼唤,保护他免受灾难之苦。
然而,诗中也暗含了疑虑。在改祭之后,诗人忽然遭遇了灾祸,这让他感到困惑。他不禁质疑既然已经舍弃了神明,那么在灾难降临时又该向谁求救呢?这种内心的矛盾和疑惑使诗歌更加深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表达信仰、疑惑和宗教的复杂关系,展现了人们在面临生活困境时内心的挣扎和寻求信仰的力量。

“急难随声应”诗句作者释遵式介绍:

释遵式(九六四~一○三二),俗姓叶,字知白,天台宁海(今属浙江)人。少投东山义全出家,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从宝云义通受业。淳化初,居宝云讲席。真宗咸平中,归天台。大中祥符中,历居景德寺、杭州昭庆寺讲席。後居复兴故天竺寺,赐号慈云。着《净土忏法》、《金光明》、《观音》诸本忏仪行世,又号慈云忏主。仁宗明道元年卒,年六十九。事见《镡津集》卷一五《杭州武林天竺寺故大法师慈云式公行业曲记》。着述今存《金园集》三卷、《天竺别集》三卷等。 遵式诗,以《续藏经》本《金园集》、《天竺别集》爲底本,《金园集》参校日本刻本(简称日刻本,藏上海图书馆)。另从诸书辑得集外诗十七首,共编爲一卷。更多...

“急难随声应”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