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年五十余”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行年五十余”出自哪首诗?

答案:行年五十余”出自: 唐代 韩愈 《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xíng nián wǔ shí yú ,诗句平仄: ○平仄仄平

问题2:“行年五十余”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行年五十余”的上一句是: 磊落载其腹 , 诗句拼音为: lěi luò zǎi qí fù ,诗句平仄: ○平仄仄平

问题3:“行年五十余”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行年五十余”的下一句是: 出守数已六 , 诗句拼音为: chū shǒu shù yǐ liù ,诗句平仄:仄仄仄仄仄

“行年五十余”全诗

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 (sòng zhū gě jué wǎng suí zhōu dú shū)

朝代:唐    作者: 韩愈

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
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
为人强记览,过眼不再读。
伟哉羣圣文,磊落载其腹。
行年五十余,出守数已六。
京邑有旧庐,不容久食宿。
台阁多官员,无地寄一足。
我虽官在朝,气势日局缩。
屡为丞相言,虽恳不见录。
送行过滻水,东望不转目。
今子从之游,学问得所欲。
入海观龙鱼,矫翮逐黄鹄。
勉为新诗章,月寄三四幅。

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
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
○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
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仄。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
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
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
仄○○仄仄,平仄仄仄仄。
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

yè hóu jiā duō shū , chā jià sān wàn zhóu 。
yī yī xuán yá qiān , xīn ruò shǒu wèi chù 。
wèi rén qiáng jì lǎn , guò yǎn bù zài dú 。
wěi zāi qún shèng wén , lěi luò zǎi qí fù 。
xíng nián wǔ shí yú , chū shǒu shù yǐ liù 。
jīng yì yǒu jiù lú , bù róng jiǔ shí sù 。
tái gé duō guān yuán , wú dì jì yī zú 。
wǒ suī guān zài cháo , qì shì rì jú suō 。
lǚ wèi chéng xiàng yán , suī kěn bù jiàn lù 。
sòng xíng guò chǎn shuǐ , dōng wàng bù zhuǎn mù 。
jīn zǐ cóng zhī yóu , xué wèn dé suǒ yù 。
rù hǎi guān lóng yú , jiǎo hé zhú huáng hú 。
miǎn wèi xīn shī zhāng , yuè jì sān sì fú 。

“行年五十余”繁体原文

送諸葛覺往隨州讀書

鄴侯家多書,插架三萬軸。
一一懸牙籤,新若手未觸。
爲人強記覽,過眼不再讀。
偉哉羣聖文,磊落載其腹。
行年五十餘,出守數已六。
京邑有舊廬,不容久食宿。
臺閣多官員,無地寄一足。
我雖官在朝,氣勢日局縮。
屢爲丞相言,雖懇不見錄。
送行過滻水,東望不轉目。
今子從之遊,學問得所欲。
入海觀龍魚,矯翮逐黃鵠。
勉爲新詩章,月寄三四幅。

“行年五十余”韵律对照

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
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
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
为人强记览,过眼不再读。

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
伟哉羣圣文,磊落载其腹。

○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
行年五十余,出守数已六。

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仄。
京邑有旧庐,不容久食宿。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
台阁多官员,无地寄一足。

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
我虽官在朝,气势日局缩。

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
屡为丞相言,虽恳不见录。

仄○○仄仄,平仄仄仄仄。
送行过滻水,东望不转目。

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
今子从之游,学问得所欲。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入海观龙鱼,矫翮逐黄鹄。

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
勉为新诗章,月寄三四幅。

“行年五十余”全诗注音

yè hóu jiā duō shū , chā jià sān wàn zhóu 。

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

yī yī xuán yá qiān , xīn ruò shǒu wèi chù 。

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

wèi rén qiáng jì lǎn , guò yǎn bù zài dú 。

为人强记览,过眼不再读。

wěi zāi qún shèng wén , lěi luò zǎi qí fù 。

伟哉羣圣文,磊落载其腹。

xíng nián wǔ shí yú , chū shǒu shù yǐ liù 。

行年五十余,出守数已六。

jīng yì yǒu jiù lú , bù róng jiǔ shí sù 。

京邑有旧庐,不容久食宿。

tái gé duō guān yuán , wú dì jì yī zú 。

台阁多官员,无地寄一足。

wǒ suī guān zài cháo , qì shì rì jú suō 。

我虽官在朝,气势日局缩。

lǚ wèi chéng xiàng yán , suī kěn bù jiàn lù 。

屡为丞相言,虽恳不见录。

sòng xíng guò chǎn shuǐ , dōng wàng bù zhuǎn mù 。

送行过滻水,东望不转目。

jīn zǐ cóng zhī yóu , xué wèn dé suǒ yù 。

今子从之游,学问得所欲。

rù hǎi guān lóng yú , jiǎo hé zhú huáng hú 。

入海观龙鱼,矫翮逐黄鹄。

miǎn wèi xīn shī zhāng , yuè jì sān sì fú 。

勉为新诗章,月寄三四幅。

“行年五十余”全诗翻译

译文:
邺侯家里有很多书籍,书架上摆满了三万卷书。每一本书都像是悬挂着牙签一样,全新得连手指都未曾触摸过。

他为了自己能够牢牢记住所阅读的内容,努力阅读,但一旦过眼即忘,再也不会重读。这些伟大的圣贤文献,内容广博而深刻,被他信手拈来,融会贯通。

已经过了五十多个春秋,他已经六次出任守职。京城有他旧时的住宅,可如今却不能容纳他久住,食宿也不再如从前般安逸。

台阁里虽然有许多官员,却无地可以容身一脚。即使我作为一名朝臣,但气势日渐衰弱,逐渐局限了自己。我曾多次恳切地向丞相言说,但虽然真诚,也未能得到录用。

送行时,经过河水边,东望的目光却没有转移。如今你们追随他游历,学问得到了满足。你们入海观看龙游鱼戏,矫健的羽翼追逐黄鹤。勉励自己写下新的诗篇,寄予他们三四首。

全诗通过描述邺侯家中丰富的藏书,他读书的方法和忘记的情况,以及他多次出任守职、但遭遇失意的境况。诗人也表达了对古代文献的敬仰,以及对后辈有所鼓励和期待的态度。整体氛围庄重而豪放,充满了古代士人的气概。

“行年五十余”总结赏析

赏析:
这是韩愈创作的《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一诗,描写了送别诸葛觉远赴随州读书的情景,同时抒发了诗人自己的感慨和期望。
首先,诗人以叙述诸葛觉家中的壮丽书籍为引子,以“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来展示了诸葛觉的家庭背景,突显了他的学识渊博。而“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则表明这些书籍都是全新的,尚未被触摸,为后文送别之意埋下伏笔。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诸葛觉的敬佩,他强调诸葛觉过目不忘,称其“为人强记览,过眼不再读”。这种能力显示了诸葛觉在学术方面的出色才华,也为其未来的学术成就预示了美好的前景。
随后,诗人提到了自己的官职和困境,他虽然在朝廷有一席之地,但却感到局限和不满。他多次为自己的处境向丞相诉苦,却依然未能得到支持和录用,表现出一种志不得伸、才华未得重用的沮丧情绪。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诸葛觉的送别之情,诸葛觉将远赴随州求学,诗人期望他能在那里取得学问上的成就,因此写下了“送行过滻水,东望不转目。今子从之游,学问得所欲。”这些话语。诗末提到了观赏自然景物和创作诗歌的情景,表现了诸葛觉在学海中的自由与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送别之情为主线,通过描写诸葛觉的家庭背景、学识才华,以及诗人自己的官场困境和期望,展示了韩愈对友人的敬佩和鼓励,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己境遇的不满。整体上,这首诗既有抒发感情的抒情成分,又有对人生、学问、官场的思考,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行年五十余”诗句作者韩愈介绍:

韩愈,字退之,南阳人。少孤,刻苦爲学,尽通六经百家。贞元八年,擢进士第,才高,又好直言,累被黜贬。初爲监察御史,上疏极论时事,贬阳山令。元和中,再爲博士,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转考功、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又改庶子。裴度讨淮西,请爲行军司马,以功迁刑部侍郎。谏迎佛骨,谪刺史潮州,移袁州。穆宗即位,召拜国子祭酒、兵部侍郎。使王廷凑,归,转吏部。爲时宰所构,罢爲兵部侍郎,寻复吏部。卒,赠礼部尚书,諡曰文。愈自比孟轲,辟佛老异端,笃旧恤孤,好诱进後学,以之成名者甚衆。文自魏晋来,拘偶对,体日衰,至愈,一返之古。而爲诗豪放,不避麤险,格之变亦自愈始焉。集四十卷,内诗十卷,外集遗文十卷,内诗十八篇,今合编爲十卷。更多...

“行年五十余”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