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官不出意谁知”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辞官不出意谁知”出自哪首诗?

答案:辞官不出意谁知”出自: 宋代 苏轼 《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三首 其三》,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cí guān bù chū yì shuí zhī ,诗句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问题2:“辞官不出意谁知”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 没有上一句,“辞官不出意谁知”已经是第一句了。

问题3:“辞官不出意谁知”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辞官不出意谁知”的下一句是: 敢向清时怨位卑 , 诗句拼音为: gǎn xiàng qīng shí yuàn wèi bēi ,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辞官不出意谁知”全诗

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三首 其三 (bìng zhōng wén zǐ yóu dé gào bù fù shāng zhōu sān shǒu qí sān)

朝代:宋    作者: 苏轼

辞官不出意谁知,敢向清时怨位卑。
万事悠悠付杯酒,流年冉冉入霜髭。
策曾忤世人嫌汝,易可忘忧家有师。
此外知心更谁是,梦魂相觅苦参差。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cí guān bù chū yì shuí zhī , gǎn xiàng qīng shí yuàn wèi bēi 。
wàn shì yōu yōu fù bēi jiǔ , liú nián rǎn rǎn rù shuāng zī 。
cè céng wǔ shì rén xián rǔ , yì kě wàng yōu jiā yǒu shī 。
cǐ wài zhī xīn gèng shuí shì , mèng hún xiāng mì kǔ cēn cī 。

“辞官不出意谁知”繁体原文

病中聞子由得告不赴商州三首 其三

辭官不出意誰知,敢向清時怨位卑。
萬事悠悠付杯酒,流年冉冉入霜髭。
策曾忤世人嫌汝,易可忘憂家有師。
此外知心更誰是,夢魂相覓苦參差。

“辞官不出意谁知”韵律对照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辞官不出意谁知,敢向清时怨位卑。

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万事悠悠付杯酒,流年冉冉入霜髭。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策曾忤世人嫌汝,易可忘忧家有师。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此外知心更谁是,梦魂相觅苦参差。

“辞官不出意谁知”全诗注音

cí guān bù chū yì shuí zhī , gǎn xiàng qīng shí yuàn wèi bēi 。

辞官不出意谁知,敢向清时怨位卑。

wàn shì yōu yōu fù bēi jiǔ , liú nián rǎn rǎn rù shuāng zī 。

万事悠悠付杯酒,流年冉冉入霜髭。

cè céng wǔ shì rén xián rǔ , yì kě wàng yōu jiā yǒu shī 。

策曾忤世人嫌汝,易可忘忧家有师。

cǐ wài zhī xīn gèng shuí shì , mèng hún xiāng mì kǔ cēn cī 。

此外知心更谁是,梦魂相觅苦参差。

“辞官不出意谁知”全诗翻译

译文:
辞去官职不出意,谁能知道,竟敢在清平时怨恨自己地位卑微。
万事皆如悠长的付出杯中酒,岁月流逝缓慢地润染上霜髭。
曾经提出的计策得罪了世人,你甘愿忘却忧愁,因为家中有一位明师。
除此之外,知心的朋友又有谁?在梦中与魂魄相互寻觅,苦苦参差。


总结:全文:这是一首古文诗歌,表达了辞官不得志,身份卑微的感慨。面对时光的流逝,人生的起伏变化,作者畅怀饮酒,对逝去的岁月和自身遭遇产生感慨。同时,他也意识到自己曾因提出过的计策得罪了他人,却因家中有一位明师指点,让他能够忘却忧愁。然而,在寻找知心朋友和追寻梦中所需的东西上,却始终充满了艰辛和困难。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命运的感慨和对人生道路的追求。

“辞官不出意谁知”总结赏析

这首诗《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三首 其三》是苏轼创作的,表达了他对辞官不出意的不甘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以下是赏析:
在这首诗中,诗人苏轼表现出了他在病中的苦闷和不满,因为他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赴任商州,而是被安排在一个相对卑微的职位。他直言不讳地表达了自己的怨愤,不愿意接受这种待遇。
诗的前半部分描述了诗人的内心矛盾和不满情绪。他感到自己的位置太低,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但却不敢公然反抗,因为那可能会引来更多的困难。他以“敢向清时怨位卑”这句话,表现出自己的坚韧和不服输的一面。
诗的中间部分提到了生活的无奈和时光的飞逝。诗人用“万事悠悠付杯酒”来形容生活的苦短和无常,而“流年冉冉入霜髭”则强调了岁月的不饶人,他的白发也在不知不觉中增加。
后半部分,苏轼提到了自己曾经冒犯过世人,但很容易被人遗忘,而他的家庭有了老师来照顾。这里表达了他对家庭的感恩之情,同时也反映出了他对过去冲动行为的反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反映了苏轼在困境中的坚强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它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挫折,同时也传达了对家庭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辞官不出意谁知”诗句作者苏轼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历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台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历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於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於仁宗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谥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後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乾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後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後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後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乾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采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佑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更多...

“辞官不出意谁知”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