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全宋诗 >诗词名句 > 三孤山 > 小孤相去大孤山

“小孤相去大孤山”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小孤相去大孤山”出自哪首诗?

答案:小孤相去大孤山”出自: 宋代 蔡戡 《三孤山》,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xiǎo gū xiāng qù dà gū shān ,诗句平仄: 仄平仄仄仄平平

问题2:“小孤相去大孤山”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 没有上一句,“小孤相去大孤山”已经是第一句了。

问题3:“小孤相去大孤山”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小孤相去大孤山”的下一句是: 一望烟波百里间 , 诗句拼音为: yī wàng yān bō bǎi lǐ jiān ,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小孤相去大孤山”全诗

三孤山 (sān gū shān)

朝代:宋    作者: 蔡戡

小孤相去大孤山,一望烟波百里间。
风日晴和江似镜,两峰对峙拥青鬟。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xiǎo gū xiāng qù dà gū shān , yī wàng yān bō bǎi lǐ jiān 。
fēng rì qíng hé jiāng sì jìng , liǎng fēng duì zhì yōng qīng huán 。

“小孤相去大孤山”繁体原文

三孤山

小孤相去大孤山,一望烟波百里間。
風日晴和江似鏡,兩峰對峙擁青鬟。

“小孤相去大孤山”韵律对照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小孤相去大孤山,一望烟波百里间。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风日晴和江似镜,两峰对峙拥青鬟。

“小孤相去大孤山”全诗注音

xiǎo gū xiāng qù dà gū shān , yī wàng yān bō bǎi lǐ jiān 。

小孤相去大孤山,一望烟波百里间。

fēng rì qíng hé jiāng sì jìng , liǎng fēng duì zhì yōng qīng huán 。

风日晴和江似镜,两峰对峙拥青鬟。

“小孤相去大孤山”全诗翻译

译文:

小孤山离开大孤山很远,站在那里眺望,烟波在百里之间飘渺。风和日丽,江水平静得像镜子一样,两座山峰对峙,仿佛拥抱着青鬟(山中的树木)。

总结:

诗人描绘了小孤山与大孤山之间的景色。站在小孤山上,可以远眺百里之外的烟波江景。天空晴朗,风和日暖,江水平静如镜,两座山峰对峙而立,宛如拥抱着青鬟。诗人以清新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小孤相去大孤山”诗句作者蔡戡介绍:

蔡戡(一一四一~?)(生年据本集卷一八《丁未立春日……》“不觉身年四十七”推算),字定夫,仙游(今属福建)人,居武进(今属江苏)。襄四世孙。初以荫补溧阳尉。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进士。七年,召试馆职(《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一之二三),授秘书省正字。八年,知江阴军(以上《南宋馆阁录》卷八)。历广东、京西转运判官,广东、湖南提刑。淳熙十年(一一八三)由湖广总领徙建康府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寻徙淮西总领(《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三之五四)。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爲浙东提刑,召除中书门下检正诸房公事(《宝庆会稽续志》卷二)。五年,兼知临安府,再任湖广总领(《咸淳临安志》卷四八)。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知隆兴府(《周文忠集》卷四七《题蔡忠惠公帖》)。嘉泰元年(一二○一)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有《静江府图志》十二卷(《宋史·艺文志》)、《定斋集》四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皆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等辑成《定斋集》二十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咸淳毗陵志》卷一七有传。 蔡戡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定斋集》爲底本。参校清光绪武进盛宣怀刊《常州先哲遗书》本(简称常州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更多...

“小孤相去大孤山”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