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断碧莲峰外峰”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目断碧莲峰外峰”出自哪首诗?

答案:目断碧莲峰外峰”出自: 宋代 邹浩 《留别龙城山主怀义 其三》,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mù duàn bì lián fēng wài fēng ,诗句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平

问题2:“目断碧莲峰外峰”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目断碧莲峰外峰”的上一句是: 挥残麈尾知难再 , 诗句拼音为: huī cán zhǔ wěi zhī nán zài ,诗句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平

问题3:“目断碧莲峰外峰”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 没有下一句,“目断碧莲峰外峰”已经是最后一句了。

“目断碧莲峰外峰”全诗

留别龙城山主怀义 其三 (liú bié lóng chéng shān zhǔ huái yì qí sān)

朝代:宋    作者: 邹浩

好事如师岂易逢,不辞趼足访行踪。
挥残麈尾知难再,目断碧莲峰外峰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hǎo shì rú shī qǐ yì féng , bù cí jiǎn zú fǎng xíng zōng 。
huī cán zhǔ wěi zhī nán zài , mù duàn bì lián fēng wài fēng 。

“目断碧莲峰外峰”繁体原文

留别龍城山主懷義 其三

好事如師豈易逢,不辭趼足訪行蹤。
揮殘麈尾知難再,目斷碧蓮峰外峰。

“目断碧莲峰外峰”韵律对照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好事如师岂易逢,不辞趼足访行踪。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挥残麈尾知难再,目断碧莲峰外峰。

“目断碧莲峰外峰”全诗注音

hǎo shì rú shī qǐ yì féng , bù cí jiǎn zú fǎng xíng zōng 。

好事如师岂易逢,不辞趼足访行踪。

huī cán zhǔ wěi zhī nán zài , mù duàn bì lián fēng wài fēng 。

挥残麈尾知难再,目断碧莲峰外峰。

“目断碧莲峰外峰”全诗翻译

译文:
好事如同贤师,岂易能相遇,我不辞辛苦跋涉去寻觅。
挥动残缺的麈尾,我知道前路充满艰难,但我不畏惧,再次去探寻。
视线穿透碧色莲花峰的外层峰巅,远处的景象模糊不清。

“目断碧莲峰外峰”总结赏析

赏析:这首诗是邹浩的《留别龙城山主怀义 其三》。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离别之情的真挚感受,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不舍之情。
诗中首句“好事如师岂易逢”,表现了友情难得,珍贵如良师,不容易遇到的观念。诗人似乎在强调友情的宝贵,而离别则使这种友情更加珍贵。
接着,诗人提到“不辞趼足访行踪”,说明他愿意不惜辛劳去寻找友人,不计较付出,只为了再次相聚。这表现出他对友情的执着和深情。
诗的第三句“挥残麈尾知难再”,意味着友情已经有些残破,但诗人仍然心怀希望,希望能够再次相聚,解决友情中的难题。
最后两句“目断碧莲峰外峰”,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视线被群山遮挡,看不到友人的去处,暗示了他们之间的距离和离别之痛。

“目断碧莲峰外峰”诗句作者邹浩介绍:

邹浩(一○六○~一一一一),字志完,自号道乡,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哲宗元佑中爲太常博士,出爲襄州教授。元符元年(一○九八),召对,除右正言,因忤章惇,并论罢立刘后,除名勒停,羁管新州。徽宗即位,添监袁州酒税,寻复右正言,迁左司谏,改起居舍人,进中书舍人。历吏部、兵部侍郎。崇宁元年(一一○二),又因忤蔡京,以宝文阁待制出知江宁府,改杭、越二州,重理罢立后事,责衡州别驾,永州安置。後半年,除名勒停,窜昭州。四年,移汉阳军。五年,归常州。大观间复直龙图阁。政和元年卒,年五十二。有《道乡集》四十卷。《宋史》卷三四五、《东都事略》卷一○○、《咸淳毗陵志》卷一七有传。 邹浩诗,以明成化六年邹量刻《道乡先生邹忠公文集》(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正德七年邹翎刻本(简称正德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简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更多...

“目断碧莲峰外峰”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