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归求之有余师”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子归求之有余师”出自哪首诗?

答案:子归求之有余师”出自: 宋代 楼钥 《吴少由惠诗百篇久未及谢又以委贶勉次来韵》,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zǐ guī qiú zhī yǒu yú shī ,诗句平仄: 仄平平平仄平平

问题2:“子归求之有余师”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子归求之有余师”的上一句是: 只有媿处着力攻 , 诗句拼音为: zhǐ yǒu kuì chù zhuó lì gōng ,诗句平仄: 仄平平平仄平平

问题3:“子归求之有余师”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子归求之有余师”的下一句是: 惟知叹息锦绣胸 , 诗句拼音为: wéi zhī tàn xī jǐn xiù xiōng ,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平

“子归求之有余师”全诗

吴少由惠诗百篇久未及谢又以委贶勉次来韵 (wú shǎo yóu huì shī bǎi piān jiǔ wèi jí xiè yòu yǐ wěi kuàng miǎn cì lái yùn)

朝代:宋    作者: 楼钥

江左一世称名公,首出刘惔与王蒙。
自高直以天自况,何止数仞言高墉。
虚声一传实何在,但知景附而风从。
我朝诸公门户阔,普纳万象如虚空。
羣才俱入大鑪鞴,铸人端如金在熔。
又如东君一布令,白者自白红自红。
岩岩千载玉局老,少年径以吾道东。
首干乐全次六一,二公自是燕许宗。
奏篇六论初流传,四海一日俱承风。
其间杰出六君子,香薰班马尤为浓。
涪翁又分江西派,作图序次由本中。
哦诗作文各务实,荐鹗不媿北海融。
坐令文物掩前代,主盟岂非诸老功。
固知文气僵湜籍,亦许诗律沾徐洪。
宛丘诸黄接前辈,宜有此甥风味同。
蚤尝决胜翰墨场,笔端豪健谁争工。
新篇句句多洒落,妙画字字真玲珑。
惜哉生晚百余载,欧苏之门欠登龙。
尚兹踸踔未阔步,吞舟之鱼沟岂容。
我方投老与世隔,映窗爱景方朣胧。
十年屏居可罗爵,何人来顾一秃翁。
俨然衣冠见吾子,文书衔袖名自通。
向来两卷余百篇,讽味抵今未能穷。
更携大篇如拱璧,刻画无盐贲孤踪。
人言霜蹄骋夷路,我今秋隼凌三峯。
爱余过厚拟前良,此事如何着得侬。
老我不入杞梓林,峄阳深隠如孤桐。
平生习气扫欲尽,只有媿处着力攻。
子归求之有余师,惟知叹息锦绣胸。
时时杖屦许来往,庶可岁寒相始终。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平。
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
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
○○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
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
仄平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
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
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
○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
平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仄仄仄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
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

jiāng zuǒ yī shì chēng míng gōng , shǒu chū liú dàn yǔ wáng méng 。
zì gāo zhí yǐ tiān zì kuàng , hé zhǐ shù rèn yán gāo yōng 。
xū shēng yī chuán shí hé zài , dàn zhī jǐng fù ér fēng cóng 。
wǒ cháo zhū gōng mén hù kuò , pǔ nà wàn xiàng rú xū kōng 。
qún cái jù rù dà lú bèi , zhù rén duān rú jīn zài róng 。
yòu rú dōng jūn yī bù lìng , bái zhě zì bái hóng zì hóng 。
yán yán qiān zǎi yù jú lǎo , shào nián jìng yǐ wú dào dōng 。
shǒu gān lè quán cì liù yī , èr gōng zì shì yàn xǔ zōng 。
zòu piān liù lùn chū liú chuán , sì hǎi yī rì jù chéng fēng 。
qí jiān jié chū liù jūn zǐ , xiāng xūn bān mǎ yóu wèi nóng 。
fú wēng yòu fēn jiāng xī pài , zuò tú xù cì yóu běn zhōng 。
ò shī zuò wén gè wù shí , jiàn è bù kuì běi hǎi róng 。
zuò lìng wén wù yǎn qián dài , zhǔ méng qǐ fēi zhū lǎo gōng 。
gù zhī wén qì jiāng shí jí , yì xǔ shī lǜ zhān xú hóng 。
wǎn qiū zhū huáng jiē qián bèi , yí yǒu cǐ shēng fēng wèi tóng 。
zǎo cháng jué shèng hàn mò chǎng , bǐ duān háo jiàn shuí zhēng gōng 。
xīn piān jù jù duō sǎ luò , miào huà zì zì zhēn líng lóng 。
xī zāi shēng wǎn bǎi yú zǎi , ōu sū zhī mén qiàn dēng lóng 。
shàng zī chěn chuō wèi kuò bù , tūn zhōu zhī yú gōu qǐ róng 。
wǒ fāng tóu lǎo yǔ shì gé , yìng chuāng ài jǐng fāng tóng lóng 。
shí nián píng jū kě luó jué , hé rén lái gù yī tū wēng 。
yǎn rán yī guān jiàn wú zǐ , wén shū xián xiù míng zì tōng 。
xiàng lái liǎng juàn yú bǎi piān , fěng wèi dǐ jīn wèi néng qióng 。
gèng xié dà piān rú gǒng bì , kè huà wú yán bēn gū zōng 。
rén yán shuāng tí chěng yí lù , wǒ jīn qiū sǔn líng sān fēng 。
ài yú guò hòu nǐ qián liáng , cǐ shì rú hé zhe dé nóng 。
lǎo wǒ bù rù qǐ zǐ lín , yì yáng shēn yǐn rú gū tóng 。
píng shēng xí qì sǎo yù jìn , zhǐ yǒu kuì chù zhuó lì gōng 。
zǐ guī qiú zhī yǒu yú shī , wéi zhī tàn xī jǐn xiù xiōng 。
shí shí zhàng jù xǔ lái wǎng , shù kě suì hán xiāng shǐ zhōng 。

“子归求之有余师”繁体原文

吳少由惠詩百篇久未及謝又以委貺勉次來韻

江左一世稱名公,首出劉惔與王濛。
自高直以天自况,何止數仞言高墉。
虛聲一傳實何在,但知景附而風從。
我朝諸公門戶闊,普納萬象如虛空。
羣才俱入大鑪鞴,鑄人端如金在鎔。
又如東君一布令,白者自白紅自紅。
巖巖千載玉局老,少年徑以吾道東。
首干樂全次六一,二公自是燕許宗。
奏篇六論初流傳,四海一日俱承風。
其間傑出六君子,香薰班馬尤爲濃。
涪翁又分江西派,作圖序次由本中。
哦詩作文各務實,薦鶚不媿北海融。
坐令文物掩前代,主盟豈非諸老功。
固知文氣僵湜籍,亦許詩律沾徐洪。
宛丘諸黄接前輩,宜有此甥風味同。
蚤嘗決勝翰墨場,筆端豪健誰爭工。
新篇句句多灑落,妙畫字字真玲瓏。
惜哉生晚百餘載,歐蘇之門欠登龍。
尚茲踸踔未闊步,吞舟之魚溝豈容。
我方投老與世隔,映窗愛景方朣朧。
十年屏居可羅爵,何人來顧一禿翁。
儼然衣冠見吾子,文書銜袖名自通。
向來兩卷餘百篇,諷味抵今未能窮。
更携大篇如拱璧,刻畫無鹽賁孤蹤。
人言霜蹄騁夷路,我今秋隼凌三峯。
愛余過厚擬前良,此事如何著得儂。
老我不入杞梓林,嶧陽深隠如孤桐。
平生習氣掃欲盡,只有媿處著力攻。
子歸求之有餘師,惟知嘆息錦繡胸。
時時杖屨許來往,庶可歲寒相始終。

“子归求之有余师”韵律对照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江左一世称名公,首出刘惔与王蒙。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
自高直以天自况,何止数仞言高墉。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虚声一传实何在,但知景附而风从。

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
我朝诸公门户阔,普纳万象如虚空。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羣才俱入大鑪鞴,铸人端如金在熔。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又如东君一布令,白者自白红自红。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平。
岩岩千载玉局老,少年径以吾道东。

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
首干乐全次六一,二公自是燕许宗。

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
奏篇六论初流传,四海一日俱承风。

○○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其间杰出六君子,香薰班马尤为浓。

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
涪翁又分江西派,作图序次由本中。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
哦诗作文各务实,荐鹗不媿北海融。

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坐令文物掩前代,主盟岂非诸老功。

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
固知文气僵湜籍,亦许诗律沾徐洪。

仄平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宛丘诸黄接前辈,宜有此甥风味同。

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平。
蚤尝决胜翰墨场,笔端豪健谁争工。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新篇句句多洒落,妙画字字真玲珑。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
惜哉生晚百余载,欧苏之门欠登龙。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
尚兹踸踔未阔步,吞舟之鱼沟岂容。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我方投老与世隔,映窗爱景方朣胧。

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
十年屏居可罗爵,何人来顾一秃翁。

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
俨然衣冠见吾子,文书衔袖名自通。

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
向来两卷余百篇,讽味抵今未能穷。

○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
更携大篇如拱璧,刻画无盐贲孤踪。

平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人言霜蹄骋夷路,我今秋隼凌三峯。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爱余过厚拟前良,此事如何着得侬。

仄仄仄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
老我不入杞梓林,峄阳深隠如孤桐。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
平生习气扫欲尽,只有媿处着力攻。

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
子归求之有余师,惟知叹息锦绣胸。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
时时杖屦许来往,庶可岁寒相始终。

“子归求之有余师”全诗注音

jiāng zuǒ yī shì chēng míng gōng , shǒu chū liú dàn yǔ wáng méng 。

江左一世称名公,首出刘惔与王蒙。

zì gāo zhí yǐ tiān zì kuàng , hé zhǐ shù rèn yán gāo yōng 。

自高直以天自况,何止数仞言高墉。

xū shēng yī chuán shí hé zài , dàn zhī jǐng fù ér fēng cóng 。

虚声一传实何在,但知景附而风从。

wǒ cháo zhū gōng mén hù kuò , pǔ nà wàn xiàng rú xū kōng 。

我朝诸公门户阔,普纳万象如虚空。

qún cái jù rù dà lú bèi , zhù rén duān rú jīn zài róng 。

羣才俱入大鑪鞴,铸人端如金在熔。

yòu rú dōng jūn yī bù lìng , bái zhě zì bái hóng zì hóng 。

又如东君一布令,白者自白红自红。

yán yán qiān zǎi yù jú lǎo , shào nián jìng yǐ wú dào dōng 。

岩岩千载玉局老,少年径以吾道东。

shǒu gān lè quán cì liù yī , èr gōng zì shì yàn xǔ zōng 。

首干乐全次六一,二公自是燕许宗。

zòu piān liù lùn chū liú chuán , sì hǎi yī rì jù chéng fēng 。

奏篇六论初流传,四海一日俱承风。

qí jiān jié chū liù jūn zǐ , xiāng xūn bān mǎ yóu wèi nóng 。

其间杰出六君子,香薰班马尤为浓。

fú wēng yòu fēn jiāng xī pài , zuò tú xù cì yóu běn zhōng 。

涪翁又分江西派,作图序次由本中。

ò shī zuò wén gè wù shí , jiàn è bù kuì běi hǎi róng 。

哦诗作文各务实,荐鹗不媿北海融。

zuò lìng wén wù yǎn qián dài , zhǔ méng qǐ fēi zhū lǎo gōng 。

坐令文物掩前代,主盟岂非诸老功。

gù zhī wén qì jiāng shí jí , yì xǔ shī lǜ zhān xú hóng 。

固知文气僵湜籍,亦许诗律沾徐洪。

wǎn qiū zhū huáng jiē qián bèi , yí yǒu cǐ shēng fēng wèi tóng 。

宛丘诸黄接前辈,宜有此甥风味同。

zǎo cháng jué shèng hàn mò chǎng , bǐ duān háo jiàn shuí zhēng gōng 。

蚤尝决胜翰墨场,笔端豪健谁争工。

xīn piān jù jù duō sǎ luò , miào huà zì zì zhēn líng lóng 。

新篇句句多洒落,妙画字字真玲珑。

xī zāi shēng wǎn bǎi yú zǎi , ōu sū zhī mén qiàn dēng lóng 。

惜哉生晚百余载,欧苏之门欠登龙。

shàng zī chěn chuō wèi kuò bù , tūn zhōu zhī yú gōu qǐ róng 。

尚兹踸踔未阔步,吞舟之鱼沟岂容。

wǒ fāng tóu lǎo yǔ shì gé , yìng chuāng ài jǐng fāng tóng lóng 。

我方投老与世隔,映窗爱景方朣胧。

shí nián píng jū kě luó jué , hé rén lái gù yī tū wēng 。

十年屏居可罗爵,何人来顾一秃翁。

yǎn rán yī guān jiàn wú zǐ , wén shū xián xiù míng zì tōng 。

俨然衣冠见吾子,文书衔袖名自通。

xiàng lái liǎng juàn yú bǎi piān , fěng wèi dǐ jīn wèi néng qióng 。

向来两卷余百篇,讽味抵今未能穷。

gèng xié dà piān rú gǒng bì , kè huà wú yán bēn gū zōng 。

更携大篇如拱璧,刻画无盐贲孤踪。

rén yán shuāng tí chěng yí lù , wǒ jīn qiū sǔn líng sān fēng 。

人言霜蹄骋夷路,我今秋隼凌三峯。

ài yú guò hòu nǐ qián liáng , cǐ shì rú hé zhe dé nóng 。

爱余过厚拟前良,此事如何着得侬。

lǎo wǒ bù rù qǐ zǐ lín , yì yáng shēn yǐn rú gū tóng 。

老我不入杞梓林,峄阳深隠如孤桐。

píng shēng xí qì sǎo yù jìn , zhǐ yǒu kuì chù zhuó lì gōng 。

平生习气扫欲尽,只有媿处着力攻。

zǐ guī qiú zhī yǒu yú shī , wéi zhī tàn xī jǐn xiù xiōng 。

子归求之有余师,惟知叹息锦绣胸。

shí shí zhàng jù xǔ lái wǎng , shù kě suì hán xiāng shǐ zhōng 。

时时杖屦许来往,庶可岁寒相始终。

“子归求之有余师”全诗翻译

译文:

江南一代享有声名的贤士,最初在刘惔和王蒙的身上初露头角。自视甚高,以自己的才智与天相媲美,不仅如此,他的言论高耸如高墙数仞。然而,他所谓的声名虚有其表,只知道迎合时势而风从。我朝的诸公门户宽广,容纳了万象,犹如虚空般辽阔。他们在大鑪鞴中熔铸才子,使他们脱胎换骨,如同金铸人物般耀眼。
还有一位东君颁布了一道布令,白的自然变白,红的则自然变红。而千载以来,玉局早已老朽,年轻人却在我所倡导的道路上努力前行。首干乐全,在次序中排在第六,第二位的贤者,燕许宗是他的传人。他们的篇章初传流传,一日之间便风靡四海。其中六位君子尤为杰出,其才华犹如香炉上熏香,充盈浓郁。
涪翁又分江西派,撰写图序,位次由本中。他们的作品充满实质,荐鹗的作品亦不逊色于北海融。文物的保留使我们忍不住怀念前代,而主盟的成就当然不能忽略。我们确实知道文风已经僵硬,但也允许诗律与徐洪的影响相融。
宛丘诸黄与前辈交接,应该有此诗人的风味。早早就在翰墨的场合决胜,谁与他争高下。新的篇章句句都洒落自如,妙画中的每个字都真实而精巧。可惜,生于晚年,已经过百岁,却没有能够闯入欧苏的门阶,成为贵族。
然而,我仍未有所作为,无法跨越鱼沟的障碍。我投奔老去与世隔绝,只能倚窗享受迷蒙的风景。十年的屏居也只能获得一个名为罗爵的称号,可是谁来顾及我这个秃头的老人呢?
在我见到他时,他衣冠整齐,文书装在袖子里,名声早已传遍。我追寻他的著作,已经有两卷余百篇,其中的讽味一直让我回味无穷。我还想带走他的大篇作品,如同珍贵的拱璧,刻画着他无与伦比的才华。
人们说他骑着霜蹄驰骋在夷路上,而我如今在秋天,却乘着隼凌飞过三峰。我对他的推崇已经过分,但他却不理睬我的赞誉。我无法进入杞梓林,峄阳深处也像是一个孤寂的桐树。
我一直在扫除欲望,只有在这个方面,我还没有太大进展。子归前来寻求我的指导,可是我只能感叹他拥有锦绣般的胸怀。他时常拿着杖履前来往,让我们共同度过岁寒。

“子归求之有余师”诗句作者楼钥介绍:

楼钥(一一三七~一二一三),字大防,旧字启伯,自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温州教授。乾道五年(一○六九),以书状官随舅汪大猷使全。累官知温州。光宗朝,召爲考功郎,改国子司业,累迁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给事中。宁宗受禅,迁吏部尚书,因忤韩侂胄,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寻知婺州,移宁国府,仍夺职致仕。侘胄诛,起爲翰林学士,累迁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嘉定六年卒,年七十七。赠少师,谥宣献。有《攻媿集》一百二十卷、《范文正公年谱》等。事见《絜斋集》卷一一《资政殿大学士赠少师楼公行状》,《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楼钥诗,以南宋四明楼氏家刻本《攻媿集》(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底本残缺部分,据武英殿聚珍版《四库全书》本补足(其中五至七卷,武英殿本分爲四卷,仍改按底本目录爲序)。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更多...

“子归求之有余师”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