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入忧患场”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不入忧患场”出自哪首诗?

答案:不入忧患场”出自: 宋代 苏辙 《题张安道乐全堂》,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bù rù yōu huàn chǎng ,诗句平仄: 仄仄平○平

问题2:“不入忧患场”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不入忧患场”的上一句是: 驰驱四十年 , 诗句拼音为: chí qū sì shí nián ,诗句平仄: 仄仄平○平

问题3:“不入忧患场”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不入忧患场”的下一句是: 晚岁事蒙养 , 诗句拼音为: wǎn suì shì méng yǎng ,诗句平仄:仄仄仄平仄

“不入忧患场”全诗

题张安道乐全堂 (tí zhāng ān dào lè quán táng)

朝代:宋    作者: 苏辙

天命无不全,人事每自伤。
譬如摩尼珠,宛转有余光。
藻饰不能加,尘垢岂有亡。
世人未尝识,姑射手自将。
我公体自然,率性非勉强。
驰驱四十年,不入忧患场
晚岁事蒙养,敛退就此堂。
小儒岂知道,宿昔窥门墙。
申屠师无人,无足亦自忘。
如逢郑执政,一笑先生傍。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
仄平仄平仄,平仄仄仄○。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
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
平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
○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tiān mìng wú bù quán , rén shì měi zì shāng 。
pì rú mó ní zhū , wǎn zhuǎn yǒu yú guāng 。
zǎo shì bù néng jiā , chén gòu qǐ yǒu wáng 。
shì rén wèi cháng shí , gū shè shǒu zì jiāng 。
wǒ gōng tǐ zì rán , shuài xìng fēi miǎn qiǎng 。
chí qū sì shí nián , bù rù yōu huàn chǎng 。
wǎn suì shì méng yǎng , liǎn tuì jiù cǐ táng 。
xiǎo rú qǐ zhī dào , sù xī kuī mén qiáng 。
shēn tú shī wú rén , wú zú yì zì wàng 。
rú féng zhèng zhí zhèng , yī xiào xiān shēng bàng 。

“不入忧患场”繁体原文

題張安道樂全堂

天命無不全,人事每自傷。
譬如摩尼珠,宛轉有餘光。
藻飾不能加,塵垢豈有亡。
世人未嘗識,姑射手自將。
我公體自然,率性非勉强。
馳驅四十年,不入憂患場。
晚歲事蒙養,斂退就此堂。
小儒豈知道,宿昔窺門牆。
申屠師無人,無足亦自忘。
如逢鄭執政,一笑先生傍。

“不入忧患场”韵律对照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
天命无不全,人事每自伤。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譬如摩尼珠,宛转有余光。

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
藻饰不能加,尘垢岂有亡。

仄平仄平仄,平仄仄仄○。
世人未尝识,姑射手自将。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平。
我公体自然,率性非勉强。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驰驱四十年,不入忧患场。

仄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
晚岁事蒙养,敛退就此堂。

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
小儒岂知道,宿昔窥门墙。

平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
申屠师无人,无足亦自忘。

○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如逢郑执政,一笑先生傍。

“不入忧患场”全诗注音

tiān mìng wú bù quán , rén shì měi zì shāng 。

天命无不全,人事每自伤。

pì rú mó ní zhū , wǎn zhuǎn yǒu yú guāng 。

譬如摩尼珠,宛转有余光。

zǎo shì bù néng jiā , chén gòu qǐ yǒu wáng 。

藻饰不能加,尘垢岂有亡。

shì rén wèi cháng shí , gū shè shǒu zì jiāng 。

世人未尝识,姑射手自将。

wǒ gōng tǐ zì rán , shuài xìng fēi miǎn qiǎng 。

我公体自然,率性非勉强。

chí qū sì shí nián , bù rù yōu huàn chǎng 。

驰驱四十年,不入忧患场。

wǎn suì shì méng yǎng , liǎn tuì jiù cǐ táng 。

晚岁事蒙养,敛退就此堂。

xiǎo rú qǐ zhī dào , sù xī kuī mén qiáng 。

小儒岂知道,宿昔窥门墙。

shēn tú shī wú rén , wú zú yì zì wàng 。

申屠师无人,无足亦自忘。

rú féng zhèng zhí zhèng , yī xiào xiān shēng bàng 。

如逢郑执政,一笑先生傍。

“不入忧患场”全诗翻译

译文:
天命无不全,人事每自伤。
譬如摩尼珠,宛转有余光。
藻饰不能加,尘垢岂有亡。
世人未尝识,姑射手自将。
我公体自然,率性非勉强。
驰驱四十年,不入忧患场。
晚岁事蒙养,敛退就此堂。
小儒岂知道,宿昔窥门墙。
申屠师无人,无足亦自忘。
如逢郑执政,一笑先生傍。
全文的意思是,天命是完备的,人的事情常常是自己伤害自己。比如摩尼珠,即使转动,也有余光可见。藻饰不能增加光芒,尘垢也不会使其失去光彩。世人还未能认识其中奥妙,只有姑射手(指神射手,高明的射手)能够自己明白。我公的体质自然而然,按照本性行事,不强求。四十年来奔走忙碌,不为烦恼困扰。晚年的事情受到天命的呵护,安静地退隐在这里。小儒怎么会明白其中的真意,过去曾试图窥探,但只见到了门墙。申屠师无人理会,他自己也忘记了足下的境遇。如果遇到了郑执政(指高明的官吏),他只是微笑,并不依附于权贵。

“不入忧患场”总结赏析

赏析:这首诗《题张安道乐全堂》是苏辙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通过叙述自己的生活和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一种深刻领悟和对自然生活的追求。
首先,诗人以"天命无不全,人事每自伤"开篇,表明了人生命运本有天注定,无法完全掌控,但每个人都会在生活中有所牵挂和伤感。这里用"摩尼珠"的比喻,暗示生命中总有一些闪光点,尽管微小,却足够让人感到温暖和安慰。
然后,诗人以"世人未尝识,姑射手自将"来反思自己的境遇。他认为自己的道路与众不同,与世界格格不入,但这并不是他的强求,而是自然而然的结果。他在四十年的人生中,没有被忧患所困扰,保持了内心的宁静和坚持。
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晚年的生活,称其"敛退就此堂",意味着他已经退隐山林,过上了宁静的生活。他提到"小儒岂知道",指出世人不了解他的选择和生活方式,但他却无怨无悔。
最后,诗人以"如逢郑执政,一笑先生傍"结尾,表现出他对真诚友谊的向往,愿意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分享生活的喜怒哀乐。

“不入忧患场”诗句作者苏辙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佑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於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历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佑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佑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复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复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谥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於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後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更多...

“不入忧患场”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