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蔽山光与水光”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不蔽山光与水光”出自哪首诗?

答案:不蔽山光与水光”出自: 宋代 陈宓 《春日到小园 其一》,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bù bì shān guāng yǔ shuǐ guāng ,诗句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问题2:“不蔽山光与水光”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不蔽山光与水光”的上一句是: 从教密种千竿竹 , 诗句拼音为: cóng jiào mì zhǒng qiān gān zhú ,诗句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问题3:“不蔽山光与水光”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 没有下一句,“不蔽山光与水光”已经是最后一句了。

“不蔽山光与水光”全诗

春日到小园 其一 (chūn rì dào xiǎo yuán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陈宓

屹立虚亭跨野塘,萧萧爽爽似潇湘。
从教密种千竿竹,不蔽山光与水光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yì lì xū tíng kuà yě táng , xiāo xiāo shuǎng shuǎng sì xiāo xiāng 。
cóng jiào mì zhǒng qiān gān zhú , bù bì shān guāng yǔ shuǐ guāng 。

“不蔽山光与水光”繁体原文

春日到小園 其一

屹立虛亭跨野塘,蕭蕭爽爽似瀟湘。
從教密種千竿竹,不蔽山光與水光。

“不蔽山光与水光”韵律对照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屹立虚亭跨野塘,萧萧爽爽似潇湘。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从教密种千竿竹,不蔽山光与水光。

“不蔽山光与水光”全诗注音

yì lì xū tíng kuà yě táng , xiāo xiāo shuǎng shuǎng sì xiāo xiāng 。

屹立虚亭跨野塘,萧萧爽爽似潇湘。

cóng jiào mì zhǒng qiān gān zhú , bù bì shān guāng yǔ shuǐ guāng 。

从教密种千竿竹,不蔽山光与水光。

“不蔽山光与水光”全诗翻译

译文:

屹立在虚亭之上,横跨着野塘,清风拂过,清爽宜人,宛如湘江之美景。
种植了茂密的千竿竹子,却不妨碍山光和水光的映照。

总结:

诗人描绘了一幅虚亭跨越野塘的景象,景色清爽如湘江美景。同时,虚亭旁密密匝匝地种满了千竿竹子,然而这些竹子并不妨碍山光和水光的映照。整体表现了大自然的美妙与和谐。

“不蔽山光与水光”诗句作者陈宓介绍:

陈宓(一一七一~一二三○),字师复,学者称复斋先生,莆田(今属福建)人。俊卿子。少及登朱熹之门,长从黄干学。以父荫入仕。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调监南安盐税(本集《丁巳选调》)。历主管南外睦宗院,再主管西外。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安溪县(明嘉靖《安溪县志》卷六)。七年,入监进奏院,迁军器监簿。九年,因建言忤史弥远,出知南康军。任满,改知南剑州,创延平书院。十七年,命知漳州,闻宁宗卒,乞致仕。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起提点广东刑狱,未上,主管崇禧观。绍定三年卒,年六十。追赠直龙图阁。有《复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二十三卷等。事见清乾隆《福建通志》卷四四,《宋史》卷四○八有传。 陈宓诗,以清抄《复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底本形式尚整饬,但错漏极多,除少量酌校有关书引录,大量明显形误字、别体字径改;涉及文义的误字,改後加校;部分无法确定的错漏,加校。新辑集外诗附於卷末。更多...

“不蔽山光与水光”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