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寂心融事事真”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境寂心融事事真”出自哪首诗?

答案:境寂心融事事真”出自: 宋代 释清远 《偈颂一一二首 其六二》, 是一首七言诗, 诗句拼音为: jìng jì xīn róng shì shì zhēn ,诗句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问题2:“境寂心融事事真”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境寂心融事事真”的上一句是: 秋复春 , 诗句拼音为: qiū fù chūn ,诗句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问题3:“境寂心融事事真”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境寂心融事事真”的下一句是: 七宝大车既如此 , 诗句拼音为: qī bǎo dà chē jì rú cǐ ,诗句平仄:仄仄仄平仄○仄

“境寂心融事事真”全诗

偈颂一一二首 其六二 (jì sòng yī yī èr shǒu qí liù èr)

朝代:宋    作者: 释清远

总别同异兼成坏,只是山僧与衆人。
高广须弥入芥子,无边刹海在微尘。
昼复夜,秋复春,境寂心融事事真
七宝大车既如此,去来语默莫因循。

仄仄平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zǒng bié tóng yì jiān chéng huài , zhǐ shì shān sēng yǔ zhòng rén 。
gāo guǎng xū mí rù jiè zǐ , wú biān chà hǎi zài wēi chén 。
zhòu fù yè , qiū fù chūn , jìng jì xīn róng shì shì zhēn 。
qī bǎo dà chē jì rú cǐ , qù lái yǔ mò mò yīn xún 。

“境寂心融事事真”繁体原文

偈頌一一二首 其六二

總別同異兼成壞,祇是山僧與衆人。
高廣須彌入芥子,無邊剎海在微塵。
晝復夜,秋復春,境寂心融事事真。
七寶大車既如此,去來語默莫因循。

“境寂心融事事真”韵律对照

仄仄平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总别同异兼成坏,只是山僧与衆人。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高广须弥入芥子,无边刹海在微尘。

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昼复夜,秋复春,境寂心融事事真。

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七宝大车既如此,去来语默莫因循。

“境寂心融事事真”全诗注音

zǒng bié tóng yì jiān chéng huài , zhǐ shì shān sēng yǔ zhòng rén 。

总别同异兼成坏,只是山僧与衆人。

gāo guǎng xū mí rù jiè zǐ , wú biān chà hǎi zài wēi chén 。

高广须弥入芥子,无边刹海在微尘。

zhòu fù yè , qiū fù chūn , jìng jì xīn róng shì shì zhēn 。

昼复夜,秋复春,境寂心融事事真。

qī bǎo dà chē jì rú cǐ , qù lái yǔ mò mò yīn xún 。

七宝大车既如此,去来语默莫因循。

“境寂心融事事真”全诗翻译

译文:
总别同异兼成坏,只是山僧与众人。
高广的须弥山变得微小如芥子,无边无际的刹海也只是微尘中的一点。
白天转瞬即逝,夜晚也如此,秋天转瞬又变成春天,境界宁静,心境融合,所有事物都显现真相。
七宝打造的大车虽然如此奢华,但无论来去,语言默默无言,不因循于世俗之物。
总结:这段古文通过比喻描绘了山僧对世俗和境界的理解。作者认为世间万物虽有别,但都是由同一本质构成,因此不可陷入对于差异和相同的执着。须弥山和刹海被用来比喻巨大的变得微小,表达了山僧对于世界观的超脱和通达。无论白天黑夜,秋天春天,山僧心境宁静而不变,能融汇事物的真相。最后,七宝大车象征奢华和富贵,但山僧对此视若平常,不受外界的影响。整段古文寓意着超越世俗,通达真理,保持心境平和与淡泊。

“境寂心融事事真”总结赏析

赏析:
这首诗《偈颂一一二首 其六二》由释清远创作,以简洁而深邃的语言,表达了禅宗僧人对于世间事物的超脱与超越。诗中通过对比总别同异,高广须弥与芥子,刹海与微尘的关系,表现了在禅宗理念中,万象之间都是虚幻,唯有超越表相,觉悟内心的真实才是最重要的。
诗人通过“高广须弥入芥子,无边刹海在微尘”表达了宇宙间的广大与微小,相对于无边的宇宙,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而“昼复夜,秋复春,境寂心融事事真”则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更迭,但禅者的内心却始终保持宁静与真实。
最后两句“七宝大车既如此,去来语默莫因循”则寓意着禅宗的修行之路。无论是奢华的七宝大车,还是人世间的来去,禅者都应该超越这些表面的物质和世俗,保持心境的宁静和超脱,不被因果循环所缚。

“境寂心融事事真”诗句作者释清远介绍:

释清远(一○六七~一一二○),号佛眼,临邛(今四川邛崃)人。俗姓李。年十四出家,尝依毗尼。南游江淮间,遍历禅席,师事五祖演禅师七年。後隠居四面山大中庵,又住崇宁万寿寺。继住舒州龙门寺十二年。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奉敕住和州褒禅山寺(《古尊宿语录》卷二九)。踰年,以疾辞,归隠蒋山之东堂。爲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事见《筠谿集》卷二四《和州褒山佛眼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清远诗,以《古尊宿语录》卷三○中的《偈颂》编爲第一卷,以同书卷三四中的《颂古》编爲第二卷,同书卷三一语录中散见各处者及见於他书者辑爲第三卷。更多...

“境寂心融事事真”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