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砚诸孙哭”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快问快答

问题1:“笔砚诸孙哭”出自哪首诗?

答案:笔砚诸孙哭”出自: 宋代 黄庶 《致政吴侍郎挽歌词 其一》, 是一首五言诗, 诗句拼音为: bǐ yàn zhū sūn kū ,诗句平仄: 仄仄平平仄

问题2:“笔砚诸孙哭”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笔砚诸孙哭”的上一句是: 生子似皋夔 , 诗句拼音为: shēng zǐ sì gāo kuí ,诗句平仄: 仄仄平平仄

问题3:“笔砚诸孙哭”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笔砚诸孙哭”的下一句是: 讴歌几郡思 , 诗句拼音为: ōu gē jǐ jùn sī ,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笔砚诸孙哭”全诗

致政吴侍郎挽歌词 其一 (zhì zhèng wú shì láng wǎn gē cí qí yī)

朝代:宋    作者: 黄庶

千里资甘旨,凄凉一日遗。
为臣如广受,生子似皋夔。
笔砚诸孙哭,讴歌几郡思。
秦人失太守,翻有怨天辞。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qiān lǐ zī gān zhǐ , qī liáng yī rì yí 。
wèi chén rú guǎng shòu , shēng zǐ sì gāo kuí 。
bǐ yàn zhū sūn kū , ōu gē jǐ jùn sī 。
qín rén shī tài shǒu , fān yǒu yuàn tiān cí 。

“笔砚诸孙哭”繁体原文

致政吳侍郎挽歌詞 其一

千里資甘旨,凄凉一日遺。
爲臣如廣受,生子似皋夔。
筆硯諸孫哭,謳歌幾郡思。
秦人失太守,翻有怨天辭。

“笔砚诸孙哭”韵律对照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千里资甘旨,凄凉一日遗。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为臣如广受,生子似皋夔。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笔砚诸孙哭,讴歌几郡思。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秦人失太守,翻有怨天辞。

“笔砚诸孙哭”全诗注音

qiān lǐ zī gān zhǐ , qī liáng yī rì yí 。

千里资甘旨,凄凉一日遗。

wèi chén rú guǎng shòu , shēng zǐ sì gāo kuí 。

为臣如广受,生子似皋夔。

bǐ yàn zhū sūn kū , ōu gē jǐ jùn sī 。

笔砚诸孙哭,讴歌几郡思。

qín rén shī tài shǒu , fān yǒu yuàn tiān cí 。

秦人失太守,翻有怨天辞。

“笔砚诸孙哭”全诗翻译

译文:
千里之行,劳累所得的美食,只能在凄凉的一天中品味。像我这样的臣子,得到了广大的赏识,但作为父亲,却像传说中的皋夔一样悲伤。我写字的笔和墨,成为后代子孙哭泣的对象,歌颂我的声音回荡在几个郡县。秦国失去了一位太守,这是一个对天命不满的抱怨。

全诗概括:诗人感叹自己身为臣子的境遇,虽然受到赏识,但却在家庭生活中失去了快乐。他写字的工具成为子孙的悲伤之源,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最后,诗人抱怨秦国的统治者失去了太守一职,对天命心生怨念。整首诗描绘了作者内心的挣扎和对境遇的不满。

“笔砚诸孙哭”总结赏析

赏析:这首词《致政吴侍郎挽歌词 其一》是黄庶创作的抒怀之作,表达了对逝去的吴侍郎的哀思和怀念之情。
首句“千里资甘旨,凄凉一日遗。”描写了吴侍郎离世前千里送行的场景,旨意甘美,但令人凄凉遗憾。这句中的“千里”和“凄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显了离别之痛。
第二句“为臣如广受,生子似皋夔。”表达了吴侍郎为国家效力如同受益于广泛的恩泽,而他的儿子则如同古代传说中的音乐家皋夔一样,才华出众,充满希望。
第三句“笔砚诸孙哭,讴歌几郡思。”描绘了吴侍郎的去世引发了众多人的哀悼,他的名声传遍了多个郡县,人们对他的思念之情如歌如泣。
最后一句“秦人失太守,翻有怨天辞。”指出了吴侍郎在秦地担任太守时,因他的去世而让人感到怨恨,甚至有责怪上天的情感。

“笔砚诸孙哭”诗句作者黄庶介绍:

黄庶(一○一九~一○五八),字亚夫(或作亚父),晚号青社。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庭坚父。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时年二十五(《伐檀集自序》)。其後历一府三州,皆爲从事(同上书)。以其诗文及交游事迹考之,初幕长安,庆历末徙凤翔,旋随宋祁幕许州。後随晏殊重幕长安。皇佑三年(一○五一),又改幕许州,受知於文彦博。五年,文彦博徙知青州,辟庶爲通判(清光绪《益都县图志·官师志》)。至和中,摄知康州。嘉佑三年,卒於任所,年四十。事见《黄氏金字牒谱》。曾自编《伐檀集》,《宋史·艺文志》着录《黄庶集》六卷,已佚。今仅存《伐檀集》二卷,卷上爲诗。 黄庶诗,以明嘉靖六年乔迁订补本《伐檀集》(《山谷全集》附刻)爲底本(藏江西省图书馆,有叶德辉亲笔跋),校以清乾隆缉香堂本(简称缉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同治南城宜秋馆据明滇中李友梅本校刊本(简称宜本),清光绪黄菊秋翻刻《山谷全书》附刻本(简称黄本)等。更多...

“笔砚诸孙哭”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