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 gǔ yī ○ yī shǒu qí liù èr
颂古一○一首 其六二 🔈

朝代:宋 (sòng)    作者: 释子淳 (shì zǐ chún)

崑冈片玉火中润,碧落孤蟾水底圆。
一念翛然无异色,任从沧海变桑田。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kūn gāng piàn yù huǒ zhōng rùn , bì luò gū chán shuǐ dǐ yuán 。
yī niàn xiāo rán wú yì sè , rèn cóng cāng hǎi biàn sāng tián 。

  • 收藏
  • 笔记
  • 收藏
  • 做笔记
🐒
译文上移👆 复位🐬 附到原文右边💸 译文下移👇
🔈

译文:
崑冈上的玉石被火烘烤而变得晶莹润泽,碧落中的孤蟾在水底形成圆圆的影子。一念之间心境安详宁静,没有了世俗的纷扰,宛如置身于广阔的沧海,任凭岁月变迁,万物易逝,心境仍然恬淡自如。这句诗通过描绘山上的玉石与天空中的孤蟾,寄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表达了人们心中超越尘世纷扰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颂古一○一首 其六二》是由释子淳创作,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哲理和禅宗思想。诗中运用了自然界的意象,借用玉火、碧落、孤蟾、沧海和桑田等元素,以抒发人生境界和内心的变化。
首先,诗中的“崑冈片玉火中润”表现出宝玉的光辉,暗喻人生中的闪光点和珍贵之处。接着,诗句中的“碧落孤蟾水底圆”描绘了明亮的月光在水中的倒影,意味着变化和圆满。这两句呼应了人生中短暂的美好瞬间。
然后,诗中的“一念翛然无异色”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超越对事物的执着的境界。作者通过“一念”的表述,强调心灵的平静和超然。最后一句“任从沧海变桑田”则传达了一种淡然处世的态度,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内心都能保持坚定。

注:翻译、赏析非标准答案,仅用作辅助理解。

为您找到释子淳写的《颂古一○一首》系列:

本文作者释子淳介绍:🔈

释子淳(?~一一一九),俗姓贾,剑门(今四川剑阁县北部)人。幼出家大安寺,弱冠爲僧。初参玉泉芳禅师,次扣大沩真如之室,後彻证於芙蓉道楷禅师。住邓州丹霞。爲青原下十二世,芙蓉道楷禅师法嗣。徽宗宣和元年卒。《嘉泰普灯录》卷五、《五灯会元》卷一四有传。今录诗二百一十首,编爲二卷。 查看更多>>

释子淳的诗:

相关诗词: